8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报价自律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通过强化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合理测算承销成本、规范成本数据报送要求、加强成本测算自律管理、规范主承销商选聘管理、加大违规行为举报处理力度六大方面着手,强化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报价自律管理。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针对此前备受关注的低价承销情况,《通知》进行相关管理办法明确,比如主承销商报送的承销成本明显有失客观和行业公允的,交易商协会将进行重点核查和约谈,并进行公示。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7月10日,广发银行公布2025—2026年度350亿元规模的二级资本债券主承销商招标结果,6家机构中标,机构承销费总额仅63448元,其中有2家机构报价700元,引发热议。7月12日,交易商协会火速宣布对这6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针对此类现象,此次发布的《通知》从六大方面着手,强化承销报价自律管理,并明确了以下具体要求:
一、强化承销报价内部管理。主承销商应根据《关于规范银行间债券市场簿记建档发行及承销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市协发〔2025〕146号)等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债券承销报价内部管理制度,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参与债券项目竞标。
二、合理测算承销成本。各主承销商应当真实、合理测算承销成本,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投入与所有应当计提的摊销,包括但不限于人力成本、差旅费、运营成本、系统建设成本及其他必要业务支出等。成本计算范围应涵盖总分支机构及业务前中后台,并依据上一年度实际支出进行测算。
三、规范成本数据报送要求。主承销商应于年度财务报告最晚披露日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交易商协会分别报送债务融资工具、金融债券承销成本,并将资产证券化产品承销成本单独计算列示。
四、加强成本测算自律管理。主承销商报送的承销成本明显有失客观和行业公允的,交易商协会将进行重点核查和约谈,并进行公示。
五、规范主承销商选聘管理。发行人应主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设置主承销商比选评分指标,充分考虑主承销商的专业水平、市场声誉等因素,不得干扰主承销商独立、客观的报价决策。
六、加大违规行为举报处理力度。对于主承销商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发行人干扰主承销商承销费报价等行为,市场成员可向交易商协会投诉举报。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违反自律规则及本通知规定的,交易商协会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自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