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张晓慧深圳报道
2022年春节档上映的《奇迹·笨小孩》里,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组成“奇迹小队”,一同扎根在十几年前的“华强北”,奋斗出人生第一桶金。2026年的春节档,深圳的身影预期还将在张艺谋、周星驰等导演的电影中出现。
深圳特区45年的城市故事,为外界所好奇,近两年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来到深圳取景。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制片人罗欣介绍,今年上半年,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已经服务了9部超过5000万投资的大型制作项目。
不仅是电影和电视剧,深圳也搭上了短剧的“快车”。2025年,央视总台首部精品短剧集——《奇迹》在深圳开拍,集结宋佳、闫妮、雷佳音、胡歌等众位人气明星,讲述深圳45年的奋斗故事。
继成立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以后,8月7日,深圳市微短剧服务中心揭牌,落地罗湖区政务服务中心。南方财经记者了解到,这一服务中心将为微短剧制作团队提供全周期服务,包括为微短剧项目提供选题策划、备案指导、成片审查等项目指导,为项目启动和拍摄整合团队、勘景、协调拍摄基地等各项资源,以及组织专业培训和提供政策指引。
近两年来,微短剧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超过全年电影票房;TikTok for Business发布的《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微短剧的海外市场正经历井喷式增长,下载量和用户规模显著提升,未来微短剧的海外用户可能达到2亿至3亿人。
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迅速行动,争取在短剧中“露脸”的机会,同时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和服务,支持短剧产业发展。
据上海文化旅游局,2025年,上海将统筹设立约5000万的扶持资金,对质量精优、入选广电总局“微短剧+”行动项目加大支持力度,为入选的每个项目提供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金扶持;并提供创作辅导、流量扶持、评奖评优、文艺评论、宣传推广等一揽子政策扶持。
北京则集聚了红果短剧等短剧头部企业,北京广电局发布的《2024年北京微短剧研究报告》提出,2025年,政策支持、精细化运营、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微短剧行业发展的三驾马车。
深圳提出,打造华南地区微短剧产业发展高地、微短剧出海基地,并给出从市到区级的扶持政策。按照《深圳市微短剧产业发展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对符合标准的微短剧剧本,按照不超过制作成本的3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创作反映深圳题材、宣传提升深圳城市形象的剧本,可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增加50%的扶持额度。
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对影视产业和微短剧的扶持还将叠加区级层面的支持。比如,罗湖出台支持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影视产业园区打造和影视企业研发创新技术等给予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横屏网络微短剧,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此前深圳精品短剧《奇迹》在罗湖取景时,得益于前期搭建的协拍服务机制,拍摄过程非常顺利,国贸大厦、京基100等罗湖地标在剧中精彩亮相。”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重点企业招商与服务科负责人李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接下来,罗湖将依托深圳市微短剧服务中心、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罗湖分中心,为影视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备案审查、拍摄保障等全流程服务和“一站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