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门,仿生人形机器人酒保“希尔”和“小柒”热情迎客;环顾店内,全机器人乐队嗨唱不停,5位金属“摇滚达人”身姿随节拍律动,真担心下一秒螺丝震得“满天飞”……
这不是电影里的科幻场景,而是北京首家机器人主题餐厅“机器人焰究所”落地亮相的真实一幕。“玩噱头”还是“动真格”?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前夕,记者提前探店“色香味”。
——科技色,扑面而来。“机器人焰究所”位于北京经开区的机器人大世界旁,目前已汇集各类成熟机器人产品20余款。走进店内,全息风扇导览装置营造强烈科幻氛围,光影交错间,转角就有机器人相遇。
等餐期间,顾客可以和恐龙机器人、雕刻机器人互动,看回收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穿梭忙碌。沿餐厅通道右转,仿生人形机器人“苏轼”“李白”正“坐镇”趣味互动空间。从东坡肉的烹饪秘诀到烧鸡的另类吃法,两人展开了一场“舌尖上的辩论赛”。不远处,科学家“牛顿”正科普菜肴烹饪背后的科学原理,通俗易懂地讲述电磁学、能量守恒定律等科学理论。
——科技范,亲测真香。记者注意到,这家餐厅的菜单和菜品经过特别设计,点餐菜单被称为“主控进食系统”,牛肉和鸡肉汉堡套餐已命名为“Alpha|芯核牛堡动力模块”和“Beta|双核智能鸡堡组件”。如果顾客已经吃过正餐,不妨体验煎饼、烤串、咖啡、奶茶等小食饮品,也全部出自“硅基大厨”之手。

人形仿生机器人“苏轼”“李白”上演脱口秀。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科技美食背后,还有着不少动人的科创故事。以煎饼机器人为例,想让机械臂完成面糊摊开、翻面,放完调料后再卷起来的操作,过程看似简单,但研发人员为了实现它却历时数年,期间画了上千张图纸,申请了百余项产权专利,测试使用了近万个零部件,才能达到接近人工的熟练效率和稳定品质。此外,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商品制售,属于餐饮领域新业态,想要合法合规落地推广,也得益于政企合作,探索监管试点创新的“幕后加持”。
——科技味,留有回味。“这不是一家简单的餐厅,它其实是我国机器人产业在餐饮服务领域集中落地的示范应用场景。”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机器人焰究所”负责人孙玲向记者坦言,机器人研发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但比研发更难的是商业化落地。餐厅希望发挥创新平台作用,为更多机器人企业提供场景实验和数据抓取机会,使产品从好玩、好看变得真正好用。还有一层重要意义,就是让公众零距离感受到“未来已来”的科技生活,为小朋友们种下“尊重科学,热爱创新”的知识种子。

全机器人乐队嗨唱不停。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人机互动、智能导览、餐饮服务……五花八门、各具特色的机器人齐聚一堂。记者了解到,“机器人焰究所”将于8月8日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正式宣布对外营业,届时公众可提前预约,感受“舌尖上的科技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