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滑财政缴税高峰、提前对冲季末流动性压力,央行将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业内人士判断,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流动性的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排除下半年通过适时降准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可能。
月内或有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央行8月7日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8月8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此次操作不仅将覆盖季度末关键时点,也引发了市场对后续流动性操作节奏的关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8月为财政缴税高峰,市场流动性或阶段性趋紧。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恰好覆盖9月底的季末考核关键时点,有助于提前对冲季末资金压力,体现出央行“以我为主”的流动性管理思路。
8月,将有4000亿元3个月期、5000亿元6个月期的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合计到期规模9000亿元。
多位业内人士预计,考虑到财政发力、政府债发行节奏与中长期流动性需求,8月或许还会有第二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此次公告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不代表“缩量”,而更可能是分阶段操作的前半段。央行可能还会在8月开展一次6个月期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确保流动性平稳延续。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认为,8月央行或将再度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政府债发行等对市场流动性的需求。
一个月内开展两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已有先例。比如,今年6月,央行分别在月初和月中两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提前公开操作信息,加强对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引导提振。
“2024年10月,央行宣布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买断式逆回购的推出,使央行可以更加及时、精准地调节市场流动性,从而更好地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回升向好。”董希淼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认为,考虑到政府债集中发行,叠加8月存单到期压力边际抬升,8月流动性仍存在缺口。为维持流动性充裕,央行可能会延续今年6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的操作模式,不排除后续续作和净投放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的可能性。
中期流动性调节加码可期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短期流动性依然充裕,但中期资金面存在边际收紧压力。预计8月央行将继续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精准调节,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宽信用进程。在经济增长动能放缓背景下,下半年不排除再次实施降准降息的可能。
“中期市场流动性有一定收紧压力,预计8月央行会继续通过MLF、买断式逆回购注入中期流动性。”王青表示,一方面,在政府债发行高峰期,助力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宽信用进程。预计8月市场流动性不会延续7月下旬开始的持续收紧态势。
董希淼预计,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买断式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中短期市场流动性的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还可能继续实施降准,适时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王青表示,考虑到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三季度外部波动及经济增长动能变化有待进一步观察,短期内降准和恢复国债买卖的概率不高,央行更可能通过MLF和买断式逆回购等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王青还判断,7月制造业PMI指数在收缩区间再度下行,结束了此前两个月的回升过程。这意味着近期经济下行压力可能有所加大。央行可能在四季度再度实施降准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