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正在推进中,券商加速向“买方投顾”转型。
除了中金财富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跨越1000亿元里程碑,近期,多家券商释放了基金投顾业务稳步增长的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除了签约资产规模增长,部分券商基金投顾业务的盈利客户比例、投顾策略业绩也有不错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AI的发展,券商对于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加深入的探索。
“基金投顾业务未来应该朝着账户管理模式发展,强调资产配置能力,并呈现投资策略不断丰富、服务及收费模式多样化以及千人千面的特点。”国信证券有关人士向记者指出。
增长势头
近期,多家券商公布了旗下基金投顾业务最新规模,均呈现增长势头。
7月中旬,中金财富透露,公司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跨越1000亿元。其买方投顾服务矩阵包括“中国50”“微50”“金选FOF”“公募50”等一站式产品配置解决方案及“股票50”“ETF50”等交易资产解决方案。
华宝证券基金投顾业务规模、客户数双双增长。截至7月中旬,华宝证券基金投顾规模突破55亿元,客户数超过15万户,分别较去年末增长40%和20%,增长规模主要来自多元资产组合策略、“固收+”策略。
同时,截至7月中旬,华安证券基金投顾业务签约资产较年初增长了两成以上,主要得益于“固收+”产品规模大增。
此外,部分券商基金投顾业务的盈利客户比例、投顾策略业绩也有不错的表现。
国金证券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自2022年5月20日到2025年7月31日,国金证券基金投顾复投率约40%,其中近90%的客户实现盈利。
国信证券有关人士则透露,“今年公司基金投顾业务在投研能力、账户管理水平及科技赋能等多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该人士介绍,截至2025年年中,94%的标准策略业绩超越了基准;采用账户管理模式的定制组合保有规模占比达到57%,账户管理除满足现金签约需求更聚焦存量公募基金的售后服务;“鑫投顾AI助手”上线覆盖日常业务知识问答、基金诊断和账户诊断等各类辅助投顾人员日常工作子场景,AI科技全面赋能投顾日常工作。基金投顾的户均规模相对于去年提升了7.1%,账户管理模式保有规模提升了4%。
实际上,不只是上述券商,今年以来,伴随股票市场回暖、权益基金“赚钱”效应凸显,一些第三方机构的基金投顾业务也有明显增长。
例如,截至2025年6月30日,盈米基金投顾服务资产规模超过430亿元,其中,权益资产占比超64%。
盈米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在盈米旗下的投顾服务平台且慢上,投顾客户中盈利客户占比超过89%。
修炼“内功”
结合客户需求的变化,重视基金投顾业务的券商正在持续修炼“内功”。
上述国信证券有关人士表示,客户的根本需求依然是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具体需求呈现不同特征。围绕客户的需求,基金投顾机构需要为客户做好投资规划,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的账户管理及资产配置服务。
该人士介绍,为了普及千人千面的账户管理服务,回归投顾服务本质,国信证券上线了集约化定制签约流程,实现了7X24小时快速定制签约,并通过实践在分支培养了账户服务岗。在系统加持下,客户经理、账户服务岗、组合投资经理等不同角色密切协同实现了“1+N”千人千面的账户管理服务。同时,针对公募基金售后服务市场,国信证券推出了指定份额签约基金投资顾问业务,专门为全市场自主交易公募基金持仓客户提供售后服务。
中金财富透露,公司主要从三方面着手提升专业配置能力和服务质量:
第一,资产配置方面,力争从多样化资产赛道中挖掘收益,在丰富客户多元资产配置选择的同时,为客户严控回撤与尾部风险,陪伴客户更好应对低利率、高波动、全球配置的理财新环境。
第二,专业投研方面,早在2010年,中金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就率先组建产品研究团队,深耕10余年,已跟踪覆盖国内外数千家管理人的上万只金融产品,构建了跨资产、全光谱的产品研究覆盖和成熟领先的投资体系。
第三,客户服务方面,客户陪伴是买方投顾核心环节之一,公司持续打造线上线下结合、总分联动,全渠道、多场景的客户陪伴服务体系。
盈米基金则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探索从组合跟投的投顾1.0模式向账户管理的投顾2.0模式升级。投顾2.0模式的核心是以客户的财富目标为起点,进行定制化的资金规划与资产配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于今年2月7日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将推动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
今年7月中旬,中证协发布《关于加强自律管理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更多证券公司申请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壮大买方中介力量。
在此背景下,券商有望加大力度布局基金投顾业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投顾是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转型的核心抓手。相较于公募基金、银行和第三方,券商可以凭借自身投研能力、线下客户服务网点、客群基础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特点把优势做深做实。
探索账户管理模式
伴随试点机构的不断探索,基金投顾行业的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基金投顾业务未来应该朝着账户管理模式发展,强调资产配置能力,并呈现投资策略不断丰富、服务及收费模式多样化以及千人千面的特点。”上述国信证券有关人士指出。
盈米基金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该公司认为,在政策引导与AI技术的双重驱动下,“以客户账户收益为中心”的账户管理模式将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盈米基金还判断,AI必将改变投顾的业态。具体而言,AI对基金投顾的赋能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AI工具的落地,即将AI与数据、内容相结合,优化客户服务。例如,通过语义理解技术提升人机互动效率。第二阶段是AI与人、AI与系统服务协同工作,实现数据、策略与投顾方法的自动化调度,目前行业正处于这一探索阶段。第三阶段是智能化主导服务,或许在未来某个时点,会出现人类协助AI服务客户的可能。
盈米基金进一步表示,未来,AI对于基金投顾的助力,有望实现两大目标,并做到投顾服务的千人千时千面。一是策略的定制化,基于客户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变量,为成百上千万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二是互动的个性化,AI可以通过对话记忆客户细节,实现精准化、场景化的服务响应。
不过,从行业生态建设看,基金投顾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多方面助力。
上述国信证券有关人士分析,首先,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目前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规范,为多种服务类型、收费模式以及更多业务创新提供支持。其次,需要丰富基金投顾可投资产类型及品种,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市场环境下账户管理的需要。再次,需要创新基金投顾业务收费模式,形成有效激励,让基金投顾业务相关人员及客户都能长期获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需要长期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资产配置的意义,并认可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此外,机构期待,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给行业带来新气象。
盈米基金表示,未来,随着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转常规,期待更多拥有不同资源禀赋的投顾机构,一起探索多元的业务模式,进一步优化投顾生态。同时,也希望投顾机构可以投资更丰富的品类,如场内ETF、保险、银行理财、信托等,通过综合的财富管理工具,帮助客户做好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