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美方给出的俄乌达成和平协议的所谓“最后期限”。距离“最后期限”仅剩2天,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来到了俄罗斯,并见到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引发世界媒体的关注。威特科夫访俄后,有消息称俄美总统将要举行会晤。美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美俄乌三方关系将如何发展?
美俄均称会晤富有成效
有意避免关系“脱轨”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美国近期对俄罗斯施压,拟就俄乌停火问题下达“最后通牒”。在“最后通牒”期限即将到来之际,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访问俄罗斯,俄美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均认为会谈富有成效。从细节和最终反应来看,俄美两个大国都有意要避免双方关系出现脱轨,避免两个大国之间正面相撞。俄罗斯认为,美国接连催促停火,对于美国总统本人和美国政府来说,是急于转移压力。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本次会议中,在停火的问题上,俄罗斯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案。此前,俄罗斯曾加入黑海停火谈判,不止一次宣布临时停火,但关于落实停火,显然相关的路径走不通,俄乌双方仍然有巨大的分歧。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在本次会谈中,俄罗斯提出的应是部分停火的方案,从双方暂停空中打击开始,进一步推动后续行动。美国方面认为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美方与乌方沟通之后,乌克兰没有拒绝新方案,但是提醒美国,落实才是关键,如果不能落实,又将回到此前的恶性循环中。
美俄深层次矛盾未解
未来高层互动仍存变数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会谈中,俄罗斯与美国谈的不仅是乌克兰危机或停火问题,还与美方谈双方之间的战略合作,也是在提醒美国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处理乌克兰危机固然是一个重要的交汇点,但对两国来说,还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俄罗斯在试图稳定美俄之间的关系。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而同时美方的反应可以说非常真实。美国总统派出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他此前曾多次访俄。而作为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更多的是代表特朗普本人的想法,是希望能够落实其相关主张,也希望保持双方之间沟通顺畅。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在会晤之后,美国与欧方就相关情况进行了交流。在后续的行动当中,欧洲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参与方,甚至我们认为欧洲目前仍然没有机会坐到谈判桌上。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尽管两个大国之间是留有余地,但美俄深层矛盾依然存在,本次会晤没有使两国关系出现实质性的进展。首先,近日美国对乌军援进行了政策调整——美国会继续对乌军援,而由欧洲方面提供更多资金方面的支持,北约内部也正形成新的机制。这意味着,在对乌军援方面,美国没有回应俄罗斯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而在制裁方面,美方已经有所动作,且可能会进一步扩大所谓的二级制裁,这对俄罗斯来说也面临着更多的变数和压力。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目前看来,美俄关系正常化依然遥遥无期。美俄乌未来的互动可能会出现一定的进展,但是实现三方领导人的会晤需要以达成广泛的共识为基础。就像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所提醒的那样,当达成共识之后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高层互动。美俄乌三方能否最终解决矛盾,从现在来看仍然有巨大的变数,若要推进,过程是十分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