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理想汽车、东风柳汽、中国汽研发布联合声明,共同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杜绝诸如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检测认证机构应坚守专业准则,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
此前,理想i8与卡车的撞击测试引发了巨大争议。更早之前,懂车帝对36款电动汽车的智驾测试也引发热议。专家表示,当下,汽车测试测评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亟须制定标准,加以规范,让汽车测试测评成为促进企业和产业良性发展的有效引导。
理想和中国汽研致歉
7月29日,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上展示了理想i8与约8吨卡车正面撞击的测试视频,画面中i8在经历两次撞击后,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而被撞测试卡车在碰撞中车头前倾,四轮离地。视频显示,测试用的卡车车标表明其为东风柳汽旗下的乘龙卡车,卡车车身上则贴有“中国汽研超级试验”的字样。
视频发布后,引发了行业与消费者的强烈关注。8月6日,理想汽车发布声明,表示其对相关内容的传播可能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并就导致乘龙品牌无端陷入负面舆情致歉。中国汽研也表示在流程管控上,未充分预判并规避因信息发布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并对此表示抱歉。
一位汽车测试资深从业者告诉记者,与第三方量产车辆进行直接碰撞测试是目前汽车测试常规项目,通常是由主机厂提出测试诉求,再由测试机构具体操作。除了国家强制性检测项目,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选择更丰富的测试项目来获得更全面的数据指标。但类似真车碰撞测试项目,需要遵守一定的行业规范,保证测试结果真实有效。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表示,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不少企业都希望通过宣传自身车辆优点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安全、性能等方面成为宣传重点。不过,在流量经济的驱动下,一些热门品牌的测试结果与大众直观感受存在差异,容易引发舆论质疑。
市场良莠不齐亟待规范
在测试案例频频出圈的热度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涌入汽车测试领域。除了专业的测试机构,不少媒体和自媒体机构也纷纷下场推出各类测试或测评项目。除了碰撞测试,针对各类辅助驾驶功能的测评也格外受关注。
近日,在懂车帝发布的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中,不同品牌车型的辅助驾驶功能表现差异引发了较大反响和讨论。
纪雪洪表示,对于懂车帝的智驾测试,懂车帝本身并非专业测试机构,也与企业有合作关系,其在组织测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上会受到关注。尽管懂车帝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作为企业,存在利益诉求,在测试结果与大众认知不符时,难免遭受质疑。
专家表示,懂车帝辅助驾驶功能测试的争议,凸显了汽车测试行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随着汽车行业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相关测试标准相对滞后。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也使得汽车测试变得鱼龙混杂,部分机构为追求流量,测试过程不规范,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
“汽车测试机构往往面临商业化难题,作为第三方机构需要保持中立客观,但作为企业,测试机构有盈利需求,而车企的宣传需求会对机构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平衡自身品牌权威性和运营发展是测试机构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上述专家表示。
纪雪洪指出,传统的专业测试机构具备专业的测试资质,在测试设备等方面也更全面丰富。而媒体和自媒体则更擅长把握热点,针对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问题和领域及时推出相关内容。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
纪雪洪建议,应加强对检测机构和自媒体的监管,建立健全行业准入机制和质量监督机制,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行为。此外,还应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共同维护市场秩序。
智能化时代呼唤行业升级
专家认为,随着智能化时代汽车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测试行业也需要不断升级。
纪雪洪表示,汽车测试从传统的质量检测,正逐渐转变为对汽车性能、安全、智能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成为汽车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对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网联汽车涉及复杂的电子系统和网络连接,测试过程中需要考虑信息安全、数据隐私等问题。”纪雪洪说。
“各类辅助驾驶技术使用了大模型技术,其长尾问题较多,传统测试可能难以满足相关功能的应用前测试,测试场景覆盖不足,暴雨夜行人穿反光衣横穿、施工路段临时改道无标识等长尾场景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做出科学判断和规避动作,需要不断完善测试体系建设。”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姚垠国说。
东吴证券研报显示,今年2月,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今年6月,工信部又公示了《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保守估计,智能网联强检落地有望驱动乘用车强检市场空间扩容50%,非强检市场亦有显著拉动。
专家表示,企业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测试技术和标准的研发投入,提高测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测试标准和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推动行业良性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