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人机起家的大疆,正持续拓展业务边界。继布局户外电源、全景相机后,8月6日晚,大疆正式发布扫地机器人DJI ROMO系列,瞄准4000元以上高端市场,售价区间为4699元至6799元。

上证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当前扫地机器人行业呈现高集中度与低渗透率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大疆能否将其用户黏性较高的无人机用户群体转化为扫地机器人用户,或成为推动DJI ROMO打开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无人机技术“下地”
对于进军扫地机器人市场的原因,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向记者表示,扫地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同源,两者在传感器(感知、避障、视觉)、导航算法、控制系统、通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等方面共享底层技术。“大疆在空间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为扫地机器人研发提供了独特优势。”
当前,扫地机器人行业仍存在大量用户痛点,包括避障不灵敏、拖地留痕、头发缠绕以及边角打扫不彻底、维护成本高等。
DJI ROMO号称拥有大疆无人机同款环境感知及智能路径规划能力。据介绍,该产品配备了双目鱼眼视觉传感器和3颗广视角固态激光雷达,依靠大疆深度积累的机器学习感知能力和无人机同款导航规划控制算法,可实现全屋高效的路径规划,全自动运作、减少用户介入率。

除此以外,大疆称,DJI ROMO使用公司自研的9叶片金属扇叶电机,配合直通式优化风道设计,实现25000Pa强吸力。区别于传统扫地机器人的固定边刷设计,DJI ROMO配备的柔性双机械臂系统能自主判断抬起和放下的时机。
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为科技驱动公司,大疆的持续盈利造血能力为新技术研发、拓展新赛道提供了充足弹药。但扫地机器人行业的高行业集中度与低市场渗透率,成为大疆扫地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自2017年以来,智能家居产业的创新浪潮持续涌动,为家庭场景带来了诸多智能设备,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清洁电器作为提升家居清洁效率和体验的重要工具,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日常所需。
从行业集中度来看,国际数据公司IDC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品牌集中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TOP5品牌占比已超过60%,其中国内市场占比已超过90%。
然而,与传统大家用电器相比,清洁电器的渗透率仍然较低。
在低渗透率现状及“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2024年扫地机器人销售增速迅猛。在国内市场,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潜能迅速释放,零售额较上年显著增长41.1%至193.6亿元,零售量较上年增长31.7%至603.6万台。
市场迅猛发展也伴随着竞争加剧。中金公司研究部家电与智慧家居行业分析师汤亚玮认为,中国扫地机市场经过2022年至2023年的深度调整,2024年以来头部品牌之间的份额差距缩小,市场竞争加剧。扫地机器人市场竞争不仅转向了多价格带、多产品的全面竞争,更转向了产品技术、供应链管理、渠道能力和营销能力的综合比拼。
高端化路径“想象空间大”
谈及行业发展,张晓楠认为,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已进入多品牌竞争阶段,且属于成长性赛道,行业集中度高,但渗透率仍不到10%,市场空间广阔,而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远没有达到消费者预期。
“凭借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视觉、机器学习、传感器等多项技术,可以更好帮助清洁电器实现智能化,让现有家庭用户突破环境清洁瓶颈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更为轻松、有品质的智能科技家居体验。”张晓楠表示。
对于大疆进入扫地机器人行业,IDC高级分析师赵思泉分析称,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势使得大疆形成了一批黏性较强的用户。当前扫地机器人市场价格战较为激烈,大疆积累的消费用户可能有部分人群能接受溢价。
“大疆的自主导航定位等能力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配合公司品牌形象,可帮助其快速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赵思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