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6日电(王菁)8月6日,“水电九局1期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科技创新)”(146653.SZ)在深交所成功发行,成为贵州辖区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以下简称“知识产权ABS”),标志着贵州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传统理解上,知识产权通常被认为是企业财务报表上的“沉睡资产”,虽然蕴藏着无限的市场潜能和商业价值,但在短期内无法实现从无形的“知”产到流动的资产,成为困扰众多科创型企业发展的瓶颈。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通过发行市场流通证券实现融资的创新方式。相较传统证券化产品,其核心特点在于基础资产不再是实物资产,而是无形的知识产权,突破了传统金融机构融资期限短、规模小、成本高的局限。该知识产权ABS,正是以水电九局59项专利为基础资产,采用储架发行模式,总规模5亿元,首期发行规模1亿元,优先级证券评级为AA+sf级,发行利率2%。
2024年4月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统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证券化、保险等工作”。当月,贵州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工信厅、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贵州监管局、贵州证监局印发《关于组织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的通知》明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拓展知识产权金融产品,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新模式”。
2025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在部委层面明确“探索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业务”。同期,贵州证监局推动省政府将“支持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写入《贵州省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并正式印发,进一步强化省级政策支持。总体来看,地方政策与国家政策形成合力,无论是资金端还是服务端,为知识产权ABS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系统保障。
贵州资本市场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希望有更多贵州科创型企业能够以本次贵州首单知识产权ABS为起点,将自己的一件专利、一项版权、一份设计,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转换为助力企业腾飞,甚至撬动产业发展的支点,真正让科技创新成为助力贵州现代化进程中的“硬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