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6 00:06:50 股吧网页版
大商所紧跟实体需求 筑牢产业培育根基
来源:期货日报网

  敲定一次企业套期保值的培训计划,要花多少心思?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去年7月,“DCE·产业行”走进贵州活动得到了参加人员的一致好评,可台下听课的企业人士似乎还不满意,围着交易所工作人员要联系方式,希望能再聊聊商品期权的应用案例。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在今年“DCE·产业行”走进贵州的活动中,大商所在培训中又加入了期货期权工具服务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内容。

  “变了又变”的,不止于此。农业产业链龙头企业希望能够了解期货市场联动带农的新模式,培训计划就根据“点单需求”进行调整;化工产业企业希望了解纯苯期货和期权的合约规则,交易所商品部门品种设计人员就走上一线讲台;一些尚未参与期货市场的企业,想通过“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迈出期现结合“第一步”,培训就邀请产融基地现身说法进行案例分享……

  为何这样反复调整?大商所用实践给出了答案:只有真正摸清产业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动态调整“培训菜单”,才能打造出实用、对路、耐琢磨的“套保课程”,对企业而言才有滋味、对口味、耐回味。

  内容定制化:

  从“标准菜单”到“对症药方”

  “理论和案例很全,但我们的现货采购节奏特殊,要想用好这些策略还有不小的难度,能不能再给我们深入讲一讲?”这是大商所为大连某粮油集团首次开展套保培训时,企业负责人直截了当的反馈。

  此后,大商所联合会员单位与企业反复沟通,将其特有的采购周期案例纳入培训内容。调整后的课程直击企业痛点,讨论环节气氛热烈。

  这样的“定制化调整”并非个例。在与宝钢资源有限公司的沟通中,大商所了解到企业对套保会计、铁矿石交割等业务的需求迫切,随即在课程中重点增加相关内容。“这些培训为我们扩大期现业务规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宝钢资源有限公司期现部部长袁倩的评价道出了定制化内容的价值。

  从过去期货、期权基础知识和应用模式介绍,到如今期转现、基差交易、含权贸易“齐上阵”;从单纯的期货、期权工具讲解,到套保会计、监管政策、审计要点等多维知识传递……大商所的产业培育始终紧跟市场变化与企业诉求。正如某企业学员所言:“现在的课程不只是知识普及,更是直击行业需求的解决方案。”

  方式多元化:

  从“大班授课”到“精准滴灌”

  “以前上大课比较多,现在能根据我们的需求‘点单’,培训效果完全不一样。”参与过大商所培训的某企业学员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近年来,大商所的产业培训减少了“一锅烩”的大班集体模式,更多转向多元化、精准化的“定制服务”。

  2024年,大商所培训服务产业企业超5000家次,多元模式成效显著:龙头企业“一对一”培训深入70家大型企业,开展188场定制化课程,覆盖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4500余人;39家产融基地联合19家期货公司组成期现团队,通过“N×(2+1)”牵手工程为85家企业提供“家教式”辅导;产融基地锚定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举办121场主题培训活动,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300余家次、人员5800余人次;“DCE·产业行”聚焦不同地区产业优势和结构特点,举办15场期货市场服务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培训活动,培育企业超750家,参训超1800人次。

  “培训形式丰富后,更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企业能更快地将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浙商期货总经理张英军的评价道出了形式创新的核心价值。

  在山东生猪养殖产业集中区,针对养殖户对“保险+期货”操作的疑难问题,大商所的专场培训场场爆满;在龙头企业“一对一”培训中,专家将企业真实库存数据脱敏后作为教学案例,直击套保工具应用、风险控制等实际难题,让参与者直呼“对症下药解顽疾”。

  合作广泛化:

  从“单一协作”到“多方合力”

  培训质效的提升,离不开合作网络的拓展。从主要与会员单位合作,到构建“多方参与、百花齐放”的培训生态,大商所的合作版图持续扩大,为培训注入多元活力。

  如今,大商所的培训合作体系已形成“朋友圈”效应:与产融基地合作开展“以企业培育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培训,推进“N×(2+1)”项目落地;与现货行业协会联手举办产业培训,打通行业交流渠道;在国务院国资委等指导下开展央企培训,强化重点领域服务;与地方政府、期货业协会合作推进区域性培训,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与高校携手实施“百校万才工程”,夯实人才培育基础。

  “区域性培训既让企业对期货衍生品的认识更深入,也搭建起交易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互动平台。”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冉云的感受颇具代表性。值得一提的是,大商所在2024年龙头企业“一对一”培训中创新引入“打擂台”机制,对未指定培训单位的龙头企业,组织产融服务基地按需制定方案,由企业择优选用。这一机制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反馈,让合作效率与培训精准度同步提升。

  以“变”求进:

  从“送知识”到“种能力”

  培训计划的“变了又变”,背后是大商所对“培训为企、培训惠企”的不懈追求。从“期货知识搬运”到“贴身诊疗”,从企业“当听众”到“唱主角”,大商所的产业培训已突破单向输出的传统模式,转向供需共创的深度服务。

  如今,产业企业对培训的需求已逐步越过“扫盲阶段”,核心是解决“用不用得上”“敢不敢下手”的问题。大商所以持续的调整与创新,回应着这份期待:企业内容丰富的结业笔记、微信群里频繁的技术咨询,见证着培训实效的落地;龙头企业期现业务规模的扩大、产业客户参与度的提升,彰显着培训价值的延伸。2025年上半年,大商所产业客户数量和持仓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和31.4%。

  产融结合,贵在知行合一。大商所产业培训的终极目标不在于课程表的完美,而在于不断提高解决方案的“靶向命中率”。当“送知识”进阶为“种能力”,当每个行业都能找到自己的“套保导航员”,这些“变了又变”的计划表单,终将成为助力企业构筑风险防控屏障的坚实基石,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