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量化私募行业高歌猛进,部分量化私募更是因亮眼业绩时常出现在各家机构排行榜单的前列。
但是近期的一则税务处罚公告,却撕开了其中一家知名量化私募华丽表象的裂缝。
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公示的罚单,将宁波平方和投资(以下统称为“平方和”)及其总经理吕杰勇推上风口浪尖。这家被业内称为“准百亿私募”的量化机构,因其创始人吕杰勇为套取账面资金,两年间通过多家外部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价税超1455万元,被处以167万元的罚款。
讽刺的是,2025年正值平方和成立十周年,今年以来更因旗下部分产品光鲜的业绩表现和公司核心人员的扩容而被市场关注。当创始人亲自操刀的税务迷局浮出水面,不仅是平方和的危机,更是对整个行业的尖锐警示:对法律红线的敬畏一旦缺失,十年心血筑就的信任基石也可能因此崩裂。
千万发票的套现流水线
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公开了一份“逃税”违法处罚通知,涉及知名量化私募平方和,处罚时间为7月28日。
处罚结果显示,平方和在2019-2020年两年生产经营期间,其总经理吕杰勇为套取账面资金于账外使用,收用虚开的增值税普通发票达173份,虚开发票价税合计14551598元。账外使用可能涉及私人用途、不合规支出等,逃避了正常的财务监管和税务申报。
处罚信息也揭示了平方和套现的具体操作链条,即平方和找到外部公司虚开发票并入账虚构成本,公司再按票面金额将资金转账给开票公司,对方扣除支付7%的“开票费”后,再将余款转回指定账户。
173份发票由郑州捷尊企业服务、河南起晟科信息技术、上海喻丹信息科技、河南博信智诚企业管理咨询以及陕西未普士劳务派遣等外部公司开取,且已经被对方税务机关证实为虚开。
2022年至2024年12月期间,平方和已经陆续进行了纳税调整。2022年10月,平方和已经补充申报2019-2020年度可申报的房屋租赁费以及支付给吕杰勇的工资、奖金开支,其中2019、2020年度补充申报成本费用分别为2588441.13元、2385627.42元,应调增2019、202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767941.87元、8809587.58元,应追缴2019、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268779.65元、3083355.65元。
尽管平方和已经将应补缴税款于立案检查前自行申报补缴并缴纳了相应滞纳金,但是根据相关规定,平方和被处导致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少缴2019、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合计3352135.3元税款的0.5倍罚款,即合计罚款1676067.66元。
行至十年的信任裂痕
2025年,正好是平方和成立的第十年,但却因为“逃税”而引发舆论哗然,十年积累的声誉正面临考验。
2015年8月26日,吕杰勇创办了平方和投资。为了吸引附近清北的学生前去实习,公司的主要办公地点并不在其注册地浙江宁波,而是选在量化人才集聚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平方和主打指数增强与市场中性两条产品线,管理规模一度逼近百亿关口。据第三方渠道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平方和旗下产品总规模在70亿元左右,包括30亿元左右的指增和40亿元左右的中性。目前公司员工45人左右,其中投研和投研支持占比70%左右。
“如果不是这个小插曲,平方和的规模估计很快就能破百亿”,一位私募机构人士感慨。
今年以来,平方和在社交平台的讨论度颇高,一方面是因为旗下部分产品业绩表现较为出色。有渠道人士表示,前来咨询其产品的投资人明显增多。
该私募旗下的某A500指增产品,据第三方渠道回测数据,2020年至2024年四个年度,每年的超额收益都在两位数以上。另一只由吕杰勇管理的中证500指增产品,截至最新净值日期2025年8月1日,今年以来的收益超过29%(自2022年11月成立以来至今的最大回撤为17.49%)。
有投资经验超过20年的私募投资经理告诉记者,量化私募的中性策略并不好做。由于高度依赖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工具作对冲,直到2017年股指期货的限制被逐步放开后才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如果没有对冲工具,较低风险控制回撤前提下还要赚到钱的目标极难做到。2024年9月底,中性策略的量化私募还曾普遍遭遇大幅回撤。
但平方和中性策略的某代表产品,截至最新净值日期2025年8月1日,近一年以来的收益超过20%,最大回撤3.86%。今年4月份的关税冲突下,市场普跌,但是中性策略却逆向走出好行情,其中平方和是最出圈的公司之一。
另一方面,源于核心团队的变动。
今年3月,国际知名量化巨头世坤投资原高级执行研究总监兼中国区副总经理方壮熙加盟平方和。吕杰勇曾表示,方壮熙加入之后自己便不再担任投资总监,会留出更多精力来加强公司治理。在那之前,投资总监由创始人吕杰勇担任。
吕杰勇做量化投资已经多年。他是北京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自2006年开始,在互联网浪潮下,先是在搜狐、腾讯从事网络大数据的数据建模和挖掘,参与过搜狗输入法和腾讯小Q机器人的项目。后来转行进入证券行业。2009年2月,吕杰勇加入国内最早做量化、也是当时的头部公募博时基金,成为投资部投资经理助理,从事量化投资研究、专户基金产品管理;2012年6月,吕杰勇又加入中信证券自营部门,担任另类投资部系统化策略经理。在积累了多年量化投资经验之后,2015年吕杰勇开启了量化投资的自主创业之路。
今年下半年,曾在平方和担任投研总监、并于2023年底离开平方和的梁劼,出现在上海孝庸私募基金的股东名单中,持股20%。
梁劼也曾在世坤投资任职,与方壮熙共事。世坤投资在国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其实它是海外知名公司千禧年最大的量化团队,国内许多量化私募的核心人物都是出身于世坤投资。比如共同创立九坤投资的王琛和姚齐聪、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郭希淳、灵均投资首席投资官马志宇、诚奇资产投资总监张万成、信弘天禾投资总监张华等。
然而,此次的税务风波也给平方和耀眼的业绩和人才故事蒙上了阴影。
“如果业绩能持续领先的话,估计对后面的规模增长影响不会太大。”一位量化私募从业人士分析道。
但也有第三方渠道从业人士直言,“在高度同质化的量化市场,如果没有特别之处,公司出现负面事件之后产品销售大概率会遇冷”。其透露,2024年初灵均投资因异常交易被交易所通报以后,“当年再去上新的代销渠道难度明显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