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迎来一定程度的回调,上周恒生指数自高点下跌4.5%,其原因可以归结于之前市场对于国内政策的高度乐观有所退潮,以及海外流动性出现变化。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反弹压制港股相对表现,对流动性敏感的恒生科技指数回调较深。
在积累了较多涨幅的情况下,预期变动放大了市场波动,但这并未改变港股市场的中期配置逻辑。事实上,上周市场回调反而吸引了资金进一步流入。南向资金流入规模大幅放大,单周净流入590亿港元,是4月11日以来单周新高。中期看来,全球流动性倾向于宽松而非紧缩,无论是超预期放缓的美国就业数据还是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扰,都对美元指数构成了下行压力。除此之外,多数国家宽财政对冲关税压力需求仍强,货币财政双宽松或继续提振广义流动性。
配置上,建议投资者关注景气改善、估值较低的方向。港股2025H1业绩将集中于8月中下旬发布,其中新能源车和半导体的业绩预期分歧较大,隐含更高的弹性空间;而消费电子业绩预期虽分化较小,但景气改善的确定性较强。而估值上,港股对A股依然处在估值合理范畴。且相对于估值分位较高的银行和高息板块,恒生科技估值分位数仍在20%左右,科技、医药板块从长期看依然有较大的修复空间。综合来看,科技重估有望驱动下一轮行情,建议投资者继续对港股科技ETF(513020)保持关注,把握结构性行情中蕴含的机会。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