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5 13:28:40 股吧网页版
首次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装备!日本军舰拿到外国订单,三菱重工负责,日本政府曾表态“全力支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路透社等媒体8月4日(当地时间)报道,澳大利亚在引进新型舰艇项目上最终选择了日本的护卫舰。

  据报道,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当天表示,日本三菱重工将负责澳大利亚新型海军护卫舰项目。

  报道称,这是首个日本向外国出口大型成品武器装备的例子,也是第二次向外国出口成品武器。此前,日本仅向菲律宾出口过管制雷达。据报道,多名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澳大利亚政府已告诉日本政府,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在竞标中胜出。

  澳大利亚海军于2024年2月宣布,计划采购11艘新型护卫舰,以替换老旧舰艇,预计投入111亿澳元(约合70亿美元)。澳大利亚要求采用合作开发方式,在合作方现有的主力护卫舰基础上联合研发,前3艘在合作方国内船厂建造,其余8艘转到西澳大利亚州亨德森造船厂进行制造。据悉,澳大利亚计划在今年内确定合作伙伴,并开始技术设计,预计2029年开始接收新舰。此前,西班牙、韩国等竞标者相继出局,候选名单上仅剩日本和德国。

  为在此次竞标中战胜德国基于MEKO多用途标准护卫舰的低成本研发方案,日本政府集合相关职能部门与三菱重工等企业,成立官民联合委员会,向澳大利亚推出基于日本海上自卫队最上级护卫舰的研发方案。日本政府表示将全力支持此次竞标,若获得此订单,为澳大利亚造舰的优先级将高于日本海上自卫队。

  今年2月,日本政府计划派遣海上自卫队“最上”号护卫舰前往澳大利亚进行“现场营销”,目的是在高达百亿澳元的澳大利亚护卫舰项目竞标中,与德国展开最后的对决。

  最上级护卫舰强调水雷作战,航空甲板下方设有水雷任务舱,可容纳数十枚水雷,并搭载无人水面艇、无人潜航器等执行反水雷作战任务。这种设计对于易被海上封锁的岛国日本来说十分适用,但对于地域广阔的澳大利亚而言,实用性将大打折扣。即便日本根据澳大利亚情况进行设计调整,也很难完全符合澳大利亚需求。

  日本争夺澳大利亚护卫舰订单背后有多重战略企图。

  一是突破武器出口限制。近年来,日本多次修订武器出口法规及实施方案,与英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国签署防卫装备出口相关协议,意图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然而,除了与英国、意大利联合研发下一代战斗机外,日本在主战武器方面的订单几乎一无所获。突破法规限制后对产业复苏的期待,使日本在此次澳大利亚护卫舰合同争夺中充满紧迫感。一旦中标,日本将有机会通过装备技术捆绑,将澳大利亚纳入其主导的“安全技术联盟”,构建美日澳武器系统互联互通网络,进而长期占据澳大利亚军贸市场。

  二是提升日澳军事关系。一段时期以来,日澳军事互动日益频繁。双方签署新的《安保合作共同宣言》,将双边关系提升至新层次,《互惠准入协定》的生效让日本自卫队战斗机编队实现在澳短期部署,澳大利亚军队也首次赴日参加军事演习。两国军事互动从表层的军事互访、机制构建和联合军演,向技术合作、作战协同等深层次发展。若日本主战军舰成功加入澳大利亚海军序列,未来日澳在联合推进项目研制、交付列装等方面的长期对接,将带动更多深层次军事互动,推动双边军事关系朝同盟方向迈进。

  三是加强地区战略布势。日本在美国划定的框架内,以共同应对地区威胁为借口,频繁拉拢澳大利亚插手亚太地区事务。一旦澳大利亚海军装备日式军舰,其干预区域事务的能力势必进一步增强,日本意图借此拉帮结派,扰乱地区秩序和正常发展节奏,凭借拼凑起来的军事联盟体系,为自身谋取利益。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美媒、新华社、中国国防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