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数控机床正在为智能眼镜框架做纳米级抛光,AI算法实时校正镜片光学参数;为极限运动爱好者打造的特种运动相机,实现“上山下海”4K高清拍摄;狩猎相机的热成像模块精准识别百米外的野猪踪迹,太阳能持续供电实现一次安装数年无忧……这些龙岗企业海外营收逆势增长近40%——抛弃低价内卷,没有代工依赖,以差异化创新诠释中国智造的新范式。
格瑞斯眼镜:用“深圳精度”定义智能穿戴
走进深圳市格瑞斯优雅眼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瑞斯)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的智能制造基地,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内,1200名员工与数十台机械臂协同作业的场景蔚为壮观。光学镜片加工区,六轴联动抛光机正以0.01毫米的精度打磨AR镜片。
“智能眼镜将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个人计算终端。”格瑞斯董事长李静戴着最新研发的“INNOVATOR”样机向记者演示:语音唤醒虚拟助手,随时接打电话、音乐播放声声入耳,无耳机感受视听盛宴、第一视角vlog实现720p高清输出,实现所见即所得,整套操作如行云流水。这款集成了蓝牙高速传输、智能录音录像、AI拍照识万物等功能的智能眼镜,其核心光学模组和传感器全部由格瑞斯自主研发。
从一家几十人的眼镜代工厂,成长为如今年产能500万副的智能穿戴领军企业,格瑞斯的转型之路充满“龙岗特色”。企业早期95%的业务依赖出口代工,如今通过创立自主品牌“INNOVATOR”,成功实现优化。“我们不做简单的替代品,而是重新定义产品形态。”李静介绍说。
“真正的创新需要制造能力来落地。”李静表示,依托龙岗完善的电子产业链,格瑞斯实现了从光学设计、AI算法到智能制造的完整闭环。企业拥有ISO9001等四大体系认证,产品良品率保持在99%以上,已获得数十项发明专利。
猿人科技:特种相机的“跨境突围”
与格瑞斯同处龙岗的深圳猿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猿人科技),则在另一个“战场”书写传奇。在其公司CNAS实验室内,最新款GA100防水相机正在40米水压舱中进行极限测试。
这家从投影仪转型而来的企业,凭借“工具型AI”策略在海外市场杀出重围。其针对北美农场研发的狩猎相机,搭载自主训练的动物识别算法,能精准区分野猪与家畜;为极限运动爱好者设计的SEEKER系列,采用创新的“Go APE Stabilization”技术,使4K视频的防抖性能提升17%。
“去年11亿元营收中,特种设备是主力。”猿人科技高级副总裁侯俊透露,企业产品的原料大量选择环保材料,同时对设计要求极高。猿人科技在亚马逊运动相机品类稳居前三,今年营收目标直指15亿元。
从制造到“智造”的龙岗答卷
两家企业的成功,折射出龙岗区制造业升级的典型路径:在技术沉淀方面,格瑞斯用20年光学积累构建了完整的技术护城河。从镜片镀膜工艺到AR光机设计,从骨传导音频算法到眼球追踪技术,企业已形成覆盖“光学+AI+人机交互”的创新矩阵。其国内专业的AI智能研发机构及国外顶尖研究院共建的“智能穿戴联合实验室”,正在研发脑机接口与AR眼镜的融合方案。
在场景创新方面,猿人科技展示了差异化突围的“龙岗智慧”。企业将300多人的团队聚焦在特种相机这一细分领域,通过深度理解欧美用户需求,开发出狩猎安防、极限运动、工业检测等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其“深圳研发+海外本土化”的模式,使产品能快速适应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
龙岗区提供的政策成为关键助推器。格瑞斯享受科创补贴政策,猿人科技连续3年获得了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扶持资金和重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从实验室研发到量产,龙岗总能提供最适合的土壤。”李静感慨道。
在格瑞斯和猿人科技身后,龙岗区已涌现出3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个充满活力的智能制造生态正在形成。这场静水深流的产业变革,或将为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龙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