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星展银行增资入股深圳农商行、谷歌跨境电商加速中心(深圳)落地运营,今年以来,外资持续“加仓”深圳,前海则是“落子”的核心点位。
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581家,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这其中,南方财经记者8月4日从前海管理局获悉,上半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达123.2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深圳全市近六成(59.0%);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451家,同比增长99.6%。目前,前海已集聚超1.2万家外资企业。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前海新增3家企业被认定为深圳市跨国公司总部,累计达52家,占深圳市30.8%。
具体来看,上半年前海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前三的行业为金融业、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占比29.5%、29.4%和17.5%。其中,金融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5%,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更是大增72.4%。
华南美国商会报告显示,超52%的会员企业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在前海开设新的办事机构。商会主席兼会长哈利·赛亚丁谈到,前海一流的营商环境得益于政府治理的高度透明化、企业注册程序的简化便民,以及企业成立后提供的全方位政策支持。
政务服务方面,前海推出人工智能AI审核奖励政策,企业申领材料减少70%,审核时间从“按天计”压缩至“按秒算”;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实现港澳投资者“零跑动”落户。
哈利·赛亚丁还提到,前海处于中国金融改革的前沿地位,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前海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选择。
据了解,前海率先试点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总量管理、跨境理财通等政策,新设QFLP基金规模占深圳九成以上,QDIE额度占深圳市八成;区内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优惠,外资企业通过跨境资金池降低运营成本超40%。
今年1月,来自新加坡的星展银行增资近16亿元,收购总部位于前海的深圳农商银行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9.4%。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郑思祯对媒体表示,“前海深港协同优势明显,外资企业和银行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体系与前海创新政策,实现低成本的业务扩张。”
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打造还需兼顾宜居宜业,提升境外来深人员工作、生活的便利化水平。当前,前海已建成4个国际化街区、9所国际学校,前海国际人才港实现“一站式”服务矩阵。
前海管理局方面表示,下一步,前海将深化金融、数据跨境、医疗等领域的制度型开放,以“改革的确定性”稳定外资信心,助力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