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高德地图宣布将全面AI(人工智能)化,同时推出全球首个AI原生地图应用:高德地图2025。据官方介绍,新地图具备深度时空理解和自主推理决策能力,将空间智能普及至用户日常出行生活场景。
不同于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是在三维空间和时间中感知、推理和行动的能力。今年7月,在2025年YC全球创业者峰会上,被誉为“AI教母”的李飞飞教授直言:“没有空间智能,AGI(通用人工智能)就不完整。”如今高德率先发力,正是看到空间智能在出行领域的巨大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体验高德地图2025发现,与拟人化形象的AI助手小高老师对话后,其可以基于模型推理能力,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能让用户一键查看路线、完成导航。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德此前在AI领域一直有探索,如今宣布全面AI化,可以看出高德全面拥抱AI的决心已经非常明显。
事实上,在高德地图全面AI化之前,地图导航行业已有不少探索与AI深度融合的尝试。百度地图等导航工具近年来也纷纷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此次高德地图2025的推出,无疑将加速行业变革的进程。
一场围绕出行效率与体验的变革正呼啸而来,而其背后的商业竞争格局也将面临重塑。
空间智能如何改变导航生态?
空间智能,是一套构建虚拟世界并深度理解、推理决策、总结输出的AI技术分支,以实现虚拟数字世界与真实物理世界的无缝互联,被行业普遍认为是通向AGI的关键。
高德地图方面表示,空间智能的发展驱动,与高德地图“连接真实世界,让出行和生活更美好”的使命不谋而合,也构成了高德AI空间智能系统的核心定位,即通过深度感知视觉、音频、文本、定位等多模态信息,理解真实时空环境的三维几何结构,以及人、车、路、店等核心要素的行为和状态,再通过时空推理能力预测变化,调用多种工具链,生成当下最优的决策反馈或规划行动,呈现给用户。
记者体验高德2025发现,与AI助手小高老师对话时,其不仅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还可以规划多天跨城自驾游攻略、查询机场贵宾厅权益,同时在行程中实时调整出行方案。
记者让AI助手小高老师汇总“北京海淀区最适合约会的地方”,AI助手会从距离远近、评分、价格等维度筛选并推荐合适的地点,同时会提到“结合当前时间18:00左右正是饭点”,因此推荐地点包括多家饭店,同时推出营业时间适配晚间出行的公园和场所。

高德AI助手小高老师图片来源:App截图
整体来看,高德地图2025最醒目的变化,就是首页多了一个可以直接对话的“出行生活智能体小高老师”。它不再是简单的语音搜索按钮,而是具备理解力和执行力的AI助手,也是新版高德地图的核心交互模式。
高德地图CEO郭宁表示,除了融入App,高德空间智能还将助力智能汽车、智能眼镜、具身智能、低空飞行等领域的彻底跃迁,达成“AMAP—AI Inside”(高德地图的AI原生智能体)战略。
大模型和地图结合成大势所趋
这两年来,地图导航企业纷纷探索与AI深度融合,一场关于出行效率与体验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今年3月18日,百度地图官微宣布推出智能眼镜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自然语言交互,覆盖用户出行全流程,并在行程中提供AR导航功能。此外,支撑智能眼镜解决方案的“AI智能体”已完成DeepSeek接入。去年10月,百度地图宣布作为“首家地图AI智能体”入驻蓝心小V智能体广场,用户可以在OriginOS 5原子岛打开出游路书,查看通勤路况、步行骑行导航等。
从商业竞争角度看,AI化将成为地图导航企业未来竞争的核心战场。
记者注意到,目前百度地图也已接入DeepSeek,同样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推荐周围的目的地,不过还没有推出拟人化的AI助手,依然需要手动输入搜索内容。
“高德推出AI拟人化的形象让地图导航像有了情绪的真人一样,这意味着地图导航不仅仅是工具,未来可以成为大家生活出行的向导。”丁道师表示。他提到,以前在地图上查询地址需要明确的输入等待结果反馈,现在地图导航就像大模型一样,用户输入一个模糊的需求就可以得到结果,地图导航的整个功能服务范围更加扩大化、智能化了。
在丁道师看来,大模型和地图的结合已经大势所趋,在这种趋势下,地图导航会像每个人的生活助理一样,提供导航以外的更全方位的生活服务满足需求。“未来地图联动的是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可以接入更多的App和服务。所以对于地图导航来说,未来既是接口之争,也是服务之争,这是必须要打的一仗。”丁道师表示。
可以看到,随着AI技术在地图导航领域的普及,新的商业模式可能会应运而生。但与此同时,技术风险与数据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何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AI技术的商业价值,将是所有地图导航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高德地图全面AI化只是一个开始,但地图导航行业的AI大战已正式打响。未来,出行效率与体验将不断提升,商业竞争格局也将持续演变。究竟谁能在这场AI驱动的变革中弯道超车,谁又能颠覆格局,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