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3 19:18:00 股吧网页版
新增258例!佛山最新通报
来源:证券时报

  广东佛山最新公告。

  8月3日,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8月2日,佛山市新增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58例,其中禅城区33例,南海区30例,顺德区192例,高明区1例,三水区2例。

国家疾控局局长赴佛山指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

  据佛山发布消息,8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带队赴佛山指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孙阳,市委书记唐屹峰参加活动。

  沈洪兵强调,要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要强化区域联动和部门协同,盯紧蚊媒控制关键环节,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构建扁平高效的指挥管理体系,全市“一盘棋”推动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开展科学灭蚊消杀,加强对基层一线防控工作的支持和指引,积极动员家家户户翻盆倒罐、清除积水,营造干净、清爽、整洁的生活环境。要落实新版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加强医疗卫生机构检验检测质控和门急诊管理,规范开展病例救治,全力防范重症和死亡。要强化宣传引导,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增强防护意识和能力,构筑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发布

  近日,为进一步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基孔肯雅热医疗救治工作,提高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在2008年发布的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诊疗方案》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为主要特征。

  •   基孔肯雅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

  《诊疗方案》介绍,截至2025年6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的本地传播。我国白纹伊蚊分布范围广泛,适合病毒快速传播的蚊媒活跃期长,存在“输入性病例—本地传播流行”模式。2010—2019年,我国发生4起基孔肯雅热境外输入继发本地病例,其中2010年广东东莞、2019年云南瑞丽发生聚集性疫情。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境外输入继发聚集性疫情。

  《诊疗方案》介绍,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包括: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感染病毒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当天至发病后7天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人感染病毒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1到12天,常为3到7天。

  •   急性起病,发热以中低热为主,部分患者可为高热,可伴畏寒、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疼痛、畏光、恶心、呕吐等。

  •   关节痛为基孔肯雅热的显著特征,常在24—48小时内出现多个关节疼痛,主要累及远端小关节,如踝、指、腕和趾关节等。

  •   绝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及僵硬状态在发病数天内恢复,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和僵硬可超过12周,有的甚至持续18个月以上,个别患者遗留关节功能损害。

  基孔肯雅热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预防主要措施包括:

  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媒密度;

  •   个人应使用蚊香、驱避剂、蚊帐等方式驱蚊、灭蚊和防蚊;

  •   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旅行者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在境外感染基孔肯雅热。

  综合自:健康佛山、佛山发布、央视新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