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1 06:17:50 股吧网页版
抓住城市文脉保护传承之要
来源:经济日报

  到北京,总要到中轴线看一看,它历经岁月洗礼,蕴含中国独特文化理念;“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到苏州平江路走一走,能感受古都历史与新韵……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的关键所在。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城市风貌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不只是简单的保护传承问题,而是要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系统性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历史文化不断为城市发展增色,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不断受益。

  夯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之基,要完善相关工作运行的体制机制。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禀赋与特色,依托山水脉络、人文底蕴,才能让居民见山见水。推动相关工作,要持续完善顶层设计,中长期布局有规划、短期行动有计划,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各部门一盘棋谋划、一股绳作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

  抓住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之要,需创新活化利用方式方法。历史文化,保护为要,但最好的保护是让它“活”起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发展中传承。如今,在青岛中山路、广州永庆坊等地,博物馆、咖啡店等新业态的引入,让老街区成为新网红;在城市更新的进程里,还不断有保护修缮后的传统街巷、工业遗存变身为活力空间,重新融入百姓生活。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不仅要着眼历史文化价值,还要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

  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之本,要促进历史文化共护共享。保护历史文化,不仅是守护城市记忆,还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在中轴线申遗过程中,北京不断尝试用“绣花功夫”优化老城居民生活环境,留住胡同的肌理和四合院的烟火气,保护古树名木改善生态环境……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才能最大程度释放综合效应,调动公众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积极性,不断增添城市魅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