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0 16:23:30 股吧网页版
上下5000年 一粒高粱的3次“蜕变”
来源:界面新闻

  高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如今在全球的种植规模仅次于小麦、玉米、水稻和大麦。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演进中,高粱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跨越五千年岁月长河,一粒源自非洲的野草种子,在时光的淬炼中完成了三次生命的蜕变,成为了中国西南山地间摇曳生姿的赤色瑰宝。赤水河畔,红缨摇曳,一年一度的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即将来到。

第一次蜕变:从非洲旷野到人类田园

  众多考古研究表明,高粱起源于非洲。目前,非洲是发现野生高粱和高粱驯化遗存最多的区域。在埃及和苏丹边境的纳布塔盐湖(Nabta Playa)考古遗址中,碳化且带有食用痕迹的高粱籽粒被发现,把人类食用高粱的历史推到了8000多年前,这也是已知人类食用高粱最早的证据。

  约5000年前,在非洲的特定区域,人类开始驯化高粱。非洲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而高粱具有喜温、喜光,耐逆境能力较强的特性,能在干旱、半干旱区生长,耐盐碱、耐贫瘠且较耐高温,其发达的根系使其既耐旱又耐涝,这些特性使得高粱成为人类先民重要的驯化种植对象。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高粱的驯化并非一蹴而就。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干预中,高粱的形态和基因逐渐发生改变,朝着更符合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

  在形态方面,野生高粱通常植株较为矮小,茎秆纤细,分枝较多,穗部较小且松散,籽粒较小且包裹在坚硬的颖壳中。而驯化后的高粱植株变得高大粗壮,茎秆坚韧,分枝相对减少,穗部变大且紧凑,籽粒变大且颖壳变薄或易于脱落,便于人类收获和食用。例如,野生高粱的穗部可能只有几厘米长,而驯化后的高粱穗部可长达十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

  在生理特征上,野生高粱的繁殖策略更倾向于自然传播,种子休眠期较长,发芽时间不一致;而驯化后的高粱种子休眠期缩短,发芽整齐,更适应人工播种和统一管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驯化高粱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也发生了改变,更适应人工灌溉、施肥等栽培措施,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第二次蜕变:从山地粮仓到酒香之源

  这份来自非洲的坚韧礼物,并未固守于埃塞俄比亚的田园。主流学术观点认为,驯化后的高粱很可能先传入印度次大陆,再经由中亚或东南亚的陆海通道,最终在距今约2000年前的东汉时期前后,抵达了古代中国的西南边疆。

  中国的西南大地,山峦叠嶂,并非处处膏腴之地。当高粱种子首次撒入中国西南的山地,其意义远非一种新作物那么简单。其卓越的耐旱性,以及对贫瘠土壤的强大适应力,为这片大地上的人们点燃了新的生存希望。

  然而,高粱的价值远不止于填饱肚子。当地先民发现了它深藏的潜力——完美的酿酒用粮。高粱籽粒中丰富的淀粉,特别是其独特的结构,在时间与微生物的奇妙作用下,能转化为醇厚的美酒。自此,高粱完成了从“饱腹之粮”到“醉心之酿”的华丽转身,与西南地区蓬勃发展的白酒产业血脉相融。

  如今,围绕核心酒企,高粱原料基地紧密依存,形成了贵州仁怀、习水及四川泸州、宜宾等规模化的高粱种植带。酒企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为农户提供良种、技术指导并签订保护价收购订单,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链,显著提升了当地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种植收益。以茅台为例,其在贵州的有机高粱基地认证面积就达百万亩,可以说是农户增收的“绿色银行”。常年种植面积60余万亩,每年带动20余万农户增收。

  另一方面,高粱种植业也已经成为西南白酒千亿级产业链最坚实的第一环,是产业链的核心支点。其稳定优质的供给,直接关系到名酒的产量、品质的传承和市场的地位,支撑着地方财政、就业及区域品牌价值。

第三次蜕变:从自然馈赠到匠心甄选

  在四川,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白酒企业以高粱为核心原料,融合多种谷物,采用传承千年的酿造工艺,精心打造出了一瓶瓶享誉全球的美酒。

  而在贵州遵义的赤水河畔,湿润的空气、独特的紫色砂页岩土壤和温润的小气候,共同孕育了高粱品种的传奇——红缨子高粱。这既是天地风土的馈赠,更是当地农人数百年智慧的结晶。

  他们年复一年地观察、选择:要颗粒坚实饱满、粒小皮厚,才能经得起酱酒工艺中九次蒸煮的考验;要支链淀粉含量极高,才能产生丰富的呈香物质;要单宁含量恰到好处,才能赋予酒体优雅的骨架;还需富含氨基酸,为发酵微生物提供丰盛的宴席。历经岁月和辛劳,红缨子高粱终于在自然与人类的合力中被驯化了出来,成为酿造顶级酱香白酒,尤其是茅台酒不可替代的“密码原料”。

  每一次驯化,都是人类智慧与自然造物的深刻对话。从非洲大陆的初识相知,到扎根中国山地的风雨磨砺,再到赤水河畔的匠心雕琢,高粱的三次生命蜕变,最终在醇厚的酱香中得以升华。这粒小小的种子,早已超越了植物本身,它承载着文明交流的印记、地域生存的智慧与人类追求极致的味觉信仰。

  又是一年红穗满坡时,一年一度的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即将登场。我们庆祝的不仅是一种作物的丰收,更是致敬这跨越时空的生命智慧交融——高粱的每一次驯化,都是人类与大地共同谱写的史诗篇章。这抹赤红,不仅酿成了杯中琼浆,更酿出了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明滋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