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考验城市韧性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北方多地遭遇罕见暴雨侵袭,城市防汛减灾压力陡增,凸显构建韧性防灾体系的紧迫性。
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挑战,需多管齐下构建韧性防汛体系。基础设施改造是第一道防线。针对城市排水问题,要提升城市排水标准,对老旧排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增加排水能力,减轻减少城市内涝问题。对于河流堤防,加大加固力度,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防止溃堤风险。同时,积极建设海绵城市,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透水铺装等措施,增强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能力。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至关重要。确保食品、药品、救生设备等物资储备充足、种类齐全,并建立高效的调配机制,保证在灾害发生时,物资能够“调得出、用得上”。可以建立区域性的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实现物资的共享和统一调配,提高物资利用效率。此外,推广巨灾保险也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推广保险,减轻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所面临的压力。
公众防灾意识的提升是韧性体系的关键环节。通过社区演练、媒体宣传和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让公众掌握在暴雨等灾害来临时的自救要诀,如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储备必要的生活物资、避免前往危险区域等。
实践表明,唯有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将防灾减灾融入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日常管理,从预警、防范、应对到恢复的各个环节都做到精准、高效、有序,才能构建起“监测精准、预警及时、响应迅速、恢复有序”的韧性体系,筑牢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让人民群众在气象灾害面前拥有更多安全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