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03:15:00 股吧网页版
毛利率逐年下滑 优迅股份业绩成长性待考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迅股份”)IPO审核状态变为“已问询”,公司拟冲刺科创板,募资8.89亿元投向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多个项目。不过,优迅股份正面临着上游晶圆成本飞涨与下游产品售价下滑的双向挤压,毛利率逐年下滑,盈利能力面临考验。另一方面,公司IPO背后隐藏着长达近十年的股权代持“历史包袱”,且在短短两个月内出现同一股东转让价格相差数倍的情况。业内人士认为,优迅股份面临的毛利率下滑压力,以及较为复杂的股权结构变动情况,可能为其IPO进程增加不确定性。

  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

  招股书显示,优迅股份作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注于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模组(包括光收发组件、光模块和光终端)中,应用场景涵盖接入网、4G/5G/5G-A无线网络、数据中心、城域网和骨干网等领域。

  报告期(指2022年至2024年,下同)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3907.23万元、31313.34万元、41055.9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9573.14万元、5491.41万元、6857.10万元。

  具体来看,优迅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来自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限幅放大器芯片、激光驱动器芯片等芯片产品的销售。其中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是核心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的收入分别为29278.47万元、27274.74万元、34032.7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72%、87.15%、82.92%。

  从毛利率来看,优迅股份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5.26%、49.14%、46.75%,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报告期内,境外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65.03%、58.35%、58.06%。公司毛利率低于Semtech、Macom,主要系产品种类、产品速率存在差异。优迅股份称,目前A股尚无以公司相同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同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产品种类、生产模式差异等。

  除毛利率持续下滑外,优迅股份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强度也有所下降。报告期内,优迅股份研发费用分别为7167.53万元、6605.24万元、7842.8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1.14%、21.09%、19.10%,而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21.74%、31.65%、31.45%。

  上下游夹击挤压盈利空间

  作为Fabless模式下的芯片设计企业,优迅股份的晶圆代工及封装测试等生产活动均通过委外方式进行。其中,原材料为晶圆和辅料等,委托加工物资为委外封测的在产品,库存商品为完成委外封测后入库的芯片。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主要原材料晶圆的单价由2022年的6815.70元/片上涨至2024年的9555.07元/片。受采购产品结构变动、美元汇率波动叠加部分晶圆厂涨价等因素影响,晶圆平均采购单价呈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报告期内,优迅股份多个产品销售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受不同产品类别下具体型号构成变化、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公司产品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跨阻放大器芯片(TIA)、限幅放大器芯片(LA)、激光驱动器芯片(LDD)平均销售单价略有降低,分别由2022年的2.66元/颗、1.01元/颗、1.27元/颗、3.73元/颗降至2024年的2.49元/颗、0.61元/颗、1.16元/颗、2.95元/颗。

  此外,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2978.43万元、9035.85万元、17496.63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8.48%、25.45%、32.55%。优迅股份坦言,如果主要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下滑或者销售不畅,而公司未能及时有效应对并做出相应调整,将可能使得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股权代持及转让情况引关注

  除了业绩层面的隐忧,优迅股份复杂的股权演变历史,特别是长期的股权代持以及报告期内估值的变化,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从优迅股份的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实控人。招股书显示,2002年12月18日,Ping Xu、柯炳粦、张为农、张小闽、吴晞敏签署《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书》和《厦门科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章程》,共同投资设立厦门科芯微(公司前身,后于2003年9月17日更名为优迅有限),注册资本为25.00万美元。

  报告期初至2022年11月,优迅股份无实控人;随着柯炳粦、柯腾隆合计控制的表决权比例上升、公司类型变更、高管职位变化等原因,结合公司自身认定,并经公司全体股东(截至2022年11月)确认,公司实控人于2022年11月变更为柯炳粦、柯腾隆(二人系父子关系)。

  据招股书披露,柯炳粦曾为其他10多名股东长期代持股权,这一股权代持行为从2014年5月开始,持续近十年才得以解除。主要系通过新设持股主体科迅发展及委托柯炳粦转让予投资机构进行还原及解除,相关事项于2024年2月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柯炳粦股权代持完全解除。

  报告期内,优迅股份共进行6次股权转让及3次增资,也引入了不少外部投资者,包括圣邦股份(300661.SZ),中移股权基金(河北雄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在数次股权转让及增资之后,截至2024年5月最后一轮融资,优迅股份估值增至21.05亿元。

  其中,2022年6月报告期内第二次股权转让(注册资本为266.66万美元),Ping Xu将6.50%股权转让给萍妮茹投资,转让价格为37.50元/美元注册资本;将4.00%股权无偿转让给员工持股平台优迅管理。Jiasui Li将1.68%股权转让给萍妮茹投资,转让价格为29.87元/美元注册资本。

  仅两个月后,2022年8月报告期内第三次股权转让(注册资本为266.66万美元),Ping Xu将6.13%、2.19%、2.19%股权分别转让给福锐星光、福建展信、嘉兴宸玥,转让价格为342.86元/美元注册资本;盈富泰克将10.00%股权转让给圣邦股份,转让价格为342.86元/美元注册资本。

  记者注意到,上述同一股东(Ping Xu)两次股权转让的价格差别巨大,或与交易对手身份有关,具体原因还有待公司进一步解释。一次是交易对手与转让方存在密切关系,另一次则是外部机构投资者。其中,于萍萍持有萍妮茹投资99.95%财产份额,间接持有优迅股份5.00%以上股份。值得注意的是,于萍萍的配偶Ping Xu与优迅股份外资股东Jina Shaw系姐弟关系。截至招股书签署日,Jina Shaw持有优迅股份124.80万股,持股比例为2.08%。

  对于拟IPO公司估值问题,某资深投行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估值是由市场投资者决定的,估值是否合理,还需要二级市场验证。影响IPO公司估值最关键的是对未来成长的预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