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量资金谨慎入场

(数据来源:Choice)
浙商银行FICC 债券投资部虽然我们也认可反内卷带来的情绪脉冲,会在之后的某个时刻得到缓和,上游原材料的暴力上涨也可能给下游带来不利影响,但当前的市场情绪显然难言企稳。事实上,我们认为市场交易的往往是所有投资者中具有更强话语权资金背后的预期,而非政策效果的事实。相较商品和权益市场,债市本轮此前的调整空间仍显不足,赔率有限,使得增量资金谨慎入场,存量资金忐忑不安,这种筹码格局下,债市仍难大有作为。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固收首席张继强
短期内,经济生产强而需求弱、资金面平稳、债市需求存在支撑,不过债市拥挤度不低,股市表现、重大投资项目、关税及机构行为是可能的扰动因素,债市仍难摆脱震荡格局。市场预期1.6-1.7%或是短期内十年国债上下限,波动幅度更窄。投资者倾向于适度增加权益暴露,债市保持微操作,继续长端、超长端利率债做波段,中短端信用债适度下沉。短期看科创公司债强势表现有一定惯性,部分个券存在补涨机会,中期提防反复。本周关注7月LPR报价、6月规上企业利润、权益表现等。

信达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李一爽
央行当前可能倾向于在现有框架内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但短期也无意推动资金大幅转松,月内DR001可能也难以月初1.3%的低点,后续资金进一步转松可能仍需宏观或总体政策调整催化。相关修订可能反映了央行正在考虑重启购债,同时不希望相关措施对市场造成过大冲击。

招商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
债市短期策略上偏防守,等待股市节奏变化带来的交易性机会。短期债市急跌后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不低,但不宜追涨而是应该适时调整投资组合,适当控制久期。由于现在债市上涨和下跌都很快,对于负债稳定的机构来说,仍可以在长债调整的时候择机配置。

华创证券投资交易部
尽管股、商两市出现调整,但债市依然表现较弱,货币中介的债券分歧指数仍显示基金大幅卖出。债市在昨天以前其实调整并不多,尽管股市气势如虹,债市也很有韧性,始终在区间内震荡。而昨天10年国债突破区间上限,今天盘中突破1.70%整数关口,且在大盘翻绿时也没有明显修复,证明之前的韧性明显变弱了,进入对风险资产表现和增量政策更为敏感忌惮的阶段。长期对债市不看空,但短期也要敬畏股市的冲击,目前继续看股做债、注重防御和流动性管理仍是短期内较理性的应对之策。
2、ETF扩容
申万宏源固收首席分析师黄伟平
7月17日10只科创债ETF集体上市,申购和成交行情火热,信用债ETF扩容+票息优势下,信用债整体表现较好,收益率大多下行,信用利差整体收窄。品种方面,本周中票和弱资质银行永续债表现较好。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等新型结构性工具已支持科创债融资发行超15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签约的合同金额已经达到1.74万亿元,预示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或加快投放落地。基于5月初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三季度货币政策或继续加快推动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落地,从贷款融资和股权投资等渠道,推动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流动性向好,科创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有望继续扩张。

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
展望未来,对债市而言,一方面,ETF的持续扩容将支撑信用利差维持低位,尤其是成分券的表现或相对更优,作为新晋品种的科创债ETF仍具备一定投资价值。另一方面,随着成分券被市场不断挖掘、交易逐渐拥挤,资金可能转向同一发行主体的未被纳入指数的个券,其潜在的相对估值优势也值得关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信用债ETF的高流动性,当债市调整、遭遇赎回时可能遭遇更大的估值调整风险。当前信用债ETF的交易已较为拥挤,短期内建议投资者适当控制仓位,关注调整后的布局机会。
中邮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梁伟超
我们认为本轮科创ETF能否复制6月信用做市ETF带来的超长期限信用行情概率不大。目前至少有两点不利因素需要考虑,一是目前的信用收益率已创新低,信用“越涨越脆弱”的特征凸显;二是公募换仓明显,由超长期限切换为二永,对流动性瑕疵更为关注。从策略上来看,目前曲线的陡峭程度依然指向2年左右的低资质下沉,以及3-5年中低资质城投骑乘还有一定的性价比,此外对于流动性更加关注的交易盘也可以考虑3年左右的银行二级资本债。

中金公司研究部固收分析师王海波
往后看,我们认为信用债ETF规模或继续增长,叠加理财需求,信用债整体需求仍在。但是股市持续走高风险偏好回升或对债券市场资金产生分流,叠加ETF建仓需求被部分提前透支,需求边际可能会有所弱化。在信用债投资端,我们认为在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长久期高等级品种或跟随利率波动,二永债可把握交易性机会。配置方面,可继续关注5年以内票息相对较高的中低等级品种。
3、政治局会议前瞻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
7月,以稳应变,谨防过热。5月7日一行一会一局出台一揽子金稳措施,提前加力,以稳应变,继续攻坚。重视黄金,债券重点挖掘转债。特朗普2.0对等关税再度来袭,市场不确定性可能再度上升。7月政治局会议在即,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出口韧性,地产承压明显。我们预计下半年财政进一步扩张和货币适度宽松协同配合,后续政策或转向结构宽松,“以我为主”,应对后续“特朗普不确定”以及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的潜在影响。
天风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
我们预估7月政治局会议将继续强调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性,下半年消费政策可能接续发力,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大力发展服务消费,以及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等。当然各年7月政治局会议召开后的债市走势也有方向和程度上的区别,是出现回调、维持震荡,还是下行趋势,关键仍取决于当时的宏观经济图景和政策范式演绎。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短期看,按惯例7月底将召开年中政治局会议、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我们前瞻如下:政策偏扩张的大基调和扩内需的大方向未变,预计会有新政策出台、但难有强刺激、更可能是“托而不举”,重点关注中央加杠杆、反内卷、扩内需、促消费、稳楼市、稳股市、扩开放、强产业、促改革等部署,其中,“反内卷”可能聚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稳地产有望继续加力、再降准降息可期。此外,本次政治局会议还可能公布四中全会时间、主题应是审议“十五五”规划编制建议。
西部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边泉水
今年仍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但是下半年需要继续扩大内需。促消费的同时,也要稳投资。下半年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空间,预计年内不会追加财政预算,但是需要全面落实今年已经安排的财政政策。上半年物价和房价跌幅加大,下半年可能更加重视反内卷,并且淘汰落后产能,房地产政策也有可能进一步放松。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的底层驱动力是出口和消费需求的前置,下半年经济放缓的概率较大。关税博弈逐渐明牌后,三季度关税对国内经济数据的影响或将显现。市场预期后续或有新政策刺激出台对冲。展望后市,市场交易重心仍将沿着政策落地预期与中报业绩验证方向。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或成短期市场情绪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