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23:41:19 股吧网页版
青年整理收纳师捧上兴趣饭碗 政策需筑牢新就业群体防护网
来源:证券时报

  新职业正成为青年就业的新蓝海。

  夏日清晨7时,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清凉,整理收纳师安然已开始忙碌的一天——在有限的空间里熟练地处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这份自由职业让她告别了青年旅社店长的“枯燥”工作。记者跟拍发现,像安然这样的转行者不只追逐热爱,更在微光中照亮稳就业的新路径。

  兴趣饭碗:从青旅店长到整理收纳师的跨界突围

  见到安然是在北京甘家口地铁站,距离与客户约定的上门时间还有半小时。跟随安然的步伐,七弯八拐后,我们提前到达客户家。戴好手套、口罩,穿好一次性鞋套,安然按响了客户家的门铃,一场全屋收纳整理“作战”即将拉开帷幕。

  进门后,按照与客户沟通好的收纳方案,安然瞬间进入工作状态:铺上防尘袋,将数十件衣物按照材质、款式、季节、颜色进行折叠和分类,再用收纳盒装上其他衣物并贴上标签,再整理书籍、药品、生活用品……忙活了8个小时,经过安然的手,房间焕然一新、物品格局井然有序。

  在转行做整理收纳师前,安然曾是一位青旅店长,每天重复着服务旅客住宿的工作。对于追求自由的她,希望趁着年轻追寻职业生涯的更大可能。

  “去年,有人给我推荐了整理收纳师这个职业,简单尝试后发现自己对收纳很感兴趣。这种处理好人、物与空间的关系的工作让我很有成就感。”安然告诉记者,这次转行并非一时冲动,也不是无路可退的选择,而是出于自身的热爱和对于行业发展潜力的判断。

  安然的选择折射新职业的崛起,而新职业也不只是个体选择,它正成为青年就业的新蓝海,吸引越来越多青年跨界尝试。2021年,人社部发布公示,在“家政服务员”职业下增设“整理收纳师”工种,行业发展越来越规范,加入这一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多。《2023—2024中国整理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接受过职业整理收纳师培训的总人数超过7.3万,较上年增长97.29%。

  智联招聘执行副总裁李强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职业满足了年轻人对多样化行业的兴趣需求,帮助改善青年在传统产业中“兴趣与岗位错配”的问题。灵活就业模式的兴起也为青年提供了更高的自主性,智联数据显示“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中25岁以下人数占比近50%”,高于传统就业模式,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青年对工作一成不变、缺少创新发展空间的焦虑。

  跃入蓝海:新职业转型阵痛与蜕变并存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催生的众多前沿岗位,正成为青年就业市场最活跃的增长极,为他们提供了跳脱传统、拥抱未来的新选择。然而,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同时也是挑战遍布的深水区——技能门槛、职业认同与发展不确定性等难题,时刻考验着青年转型者的适应力与韧性。

  以整理收纳师为例,虽然入行门槛不高,也无关学历,但绝不意味着工作难度低。对于安然而言,第一次到客户家服务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活儿是把‘健身房+脑力赛+客服中心’打包成一份工作。”安然说,一边是连续几小时深蹲、弯腰、抬重物;另一边还要牢记客户“袜子必须卷三圈”的细致要求。

  不同于传统岗位的按部就班,整理收纳师的业务需要自己去谈,这给转行前期的安然提出了不小挑战。虽然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下社交工具日益丰富,拉近了像安然这样的新就业群体与客户的距离。但如何利用好平台,将“询问”转化为“订单”,还需要“安然们”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做好这份工作,不仅需要懂空间规划,能与人沟通,还要会营销自己。最近,为了在社交平台上向潜在顾客展示收纳技巧,我甚至学会了剪辑视频。”安然说。

  对于希望从事整理收纳师行业的年轻人来说,不要被网络上“轻松月入数万元”的传言鼓动。安然说,这种高收入并非没有,但难度极大,不仅需要线下服务收入,还需要团队接单、培训分成、自媒体运营等收入。对于普通人来说,月入过万元是有机会的。安然还提醒,想要转行的人,要先想清自己想要什么,初期收入可能下滑,工作模式也可能不稳定,最好有一定积蓄帮助渡过转行阵痛期。

  然而,阵痛并非全貌。那些曾被质疑“不务正业”的新岗位,正用实打实的成绩为自己正名。“我身边的很多人对于新职业提供的新服务很感兴趣,大多数人也愿意为新服务买单。这次体验收纳服务感受很好,未来还会继续尝鲜。”这次购买安然收纳服务的策展人张健告诉记者。

  从数据来看,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年初发布的《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蓝领平均月收入达6150元,较2023年的6043元增长1.77%。过去十年,蓝领月均收入年均增速为7.2%,约为白领增速(2.8%)的2.6倍。

  制度托底:给新职业就业者权益保障织密“安全网”

  当传统雇佣关系被灵活协作取代,青年们正以热爱为锚、以专业为帆,在不确定的浪潮里重新定义“工作”与“价值”的坐标,也让跨界不再被视为逃离,而是一场主动拥抱未来的奔赴。

  自2019年以来,人社部已陆续发布7批110个新职业,装修管家、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新职业已吸引诸多劳动者加入。这些新职业新工种,拓宽了职业赛道,正是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的生动注脚。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院长钟秀平指出,新职业成为就业“蓄水池”,扩大就业规模与多样性,对就业市场进行重塑,如生活服务体验员带动300万人就业,文创设计师等职业吸引90后创业者,年轻人找工作、闯事业的路是越走越宽了。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表示,新职业发布后,人社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加强新职业培训和评价工作,引导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对接、与社会发展同步。

  而当新职业日益成为吸纳就业的关键渠道时,同步筑牢新就业群体社会保障权益“防护网”尤为重要。安然直言,转行阵痛期内,由于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险一度处于断缴状态。

  “新职业人”不少是个体从业者,为加强该群体社会保障,有观点认为,可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允许按收入比例缴费。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养老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杨洋告诉记者,完善缴费基数下限政策不仅适用于个体从业者,也适用于所有参保人及用人单位,相关政策完善调整牵涉面广,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观察到,流动人口社保参保意愿普遍偏低,其症结不仅在于制度本身,而牵涉“外来人口市民化”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大深层矛盾。“必须实质性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只有将其纳入常住地公共服务与福利体系,使其身份与权益由‘流动’转为‘定居’,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其对制度的可预期性与信任度。”陆铭告诉记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