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之下,库迪的单量急速飙升,与之相对应的是,产品价格从9.9元跌到更低。
“透过这一波外卖流量的确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咖啡这个产品。”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9.9元的咖啡,补贴后会到5-6元,补贴力度较其他价位段的咖啡更为显著。但包括平台、品牌方在内,我们怎么在成本效率上面达到更好的一个方案,才能在这个大的环境里面实现多方共赢。”
AI技术成为了解法之一,7月26日,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库迪咖啡作为今年大会的独家咖啡茶饮合作伙伴亮相大会现场。李颖波表示,参与这一重磅级行业盛会,既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更是为了紧跟AI前沿技术动态。“AI应用背后的目标都是成本效率上的优化,现在9.9元的咖啡,我们也实现了公司层面是赚钱的。”
“技术团队是公司里面应该算是人员最多的队,本质上我们应该算是做互联网技术的。团队之前是做神州租车的技术平台,后面我们开始做库迪的时候,也是在这个技术平台上面去延展我们所有运营的项目。”他进一步解释道,“只要AI技术一升级,我们就会快速运用,如同插件一样插入到我们的运营技术平台上。AI技术可以运用在产业前端到后端的每一个环节。”
《21世纪》:咖啡行业大家会认为是一个传统的领域,那它是如何跟人工智能结合的?
李颖波:库迪咖啡的整个体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供应链体系,另外一个是门店体系。
AI的几个核心能力,大数据、云计算、模型学习、图像识别在供应链体系里面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从工厂端开始,在生产策略上,AI会根据我们前端门店的每天生意表现,去预估原材料采购量、排班、出货。同时AI的图像识别能力在工厂端是可以帮助我们去监控,保证成本效率和产品品质。第二个环节仓储跟物流,仓库里面全部都是agv(载重一吨)的智能机器人,可以自动去做各种仓储物流动作,自行计算车载重量以及路线规划,如何实现效率最高等等。
而在门店环节,AI技术被用于自动生成门店设计平面图,根据输入的门店规则自动摆放设备,提升出图效率。在运营上,系统也会根据每天生意情况,帮店长订货、排班等,所有的食安监控也都是由系统来完成,包括冰箱温度,都是远程传感的。同时,AI的人脸识别可以帮助我们去看所有店员操作是否准确的,但凡接到客诉说口味不对,就可以马上检查店员的操作过程。
现在的咖啡制作都是在咖啡机上扫码,然后可以自动出液。仅美式来说,两种豆子,三种萃取方式,不同的粉量组合起来有三四十种的制作方法,如果让店员自己去背有时候会做错的。
《21世纪》:在未来的餐饮参饮行业里面,AI 还可以带来哪些方面的改进?
李颖波:AI在茶饮跟咖啡行业里面是一个大事,因为AI可以帮助我们在两个最大的部分得到提升,一个是成本效率,另外一个是品质保证,这同时也是消费者端最需要的。
库迪咖啡在AI体系的运用已经非常深入了,而且我们一直密切关注该领域的升级动态。因为每一次升级都意味着一个成本效率提高的方式。我们与AI技术本就较为契合,这次的人工智能大会本身也是一个重磅级别且有非常多专业人士参加的会议,所以我们认为赞助这样的会议有助于提升我们在整个品牌端的形象高度。
《21世纪》:在这一波外卖大战中,库迪表现如何?
李颖波:最显性的数字是京东平台上面,我们6月初应该销售有超过1亿单,我们应该是平台上面第一个单量破亿的品牌。
咖啡行业比较特别,有很刚需的消费频次,对于平台方来说,也是最大的流量来源。这也是为什么外卖平台会选择咖啡和茶饮作为重点补贴对象的原因。
而库迪本身主打高性价比,所以当平台进来补贴的时候,我们的价格会比其他价位段的咖啡或者茶饮的体感会变得更加的强烈。比如,正餐最多补到20多元,但9.9咖啡,可以补到5-6元,体感是比较强烈的。
《21世纪》:对未来如何规划?
李颖波:一方面是网点数量,门店的数量规模虽不是十分在意,但需要让消费者想要喝咖啡的时候,马上就能买到一杯咖啡。
另一方面是高性价比,这是我们对自己的高要求,包括AI的运用,主要聚焦在成本效率上面,必须让自己在成本效率上是有竞争力的。消费者端也一定希望得到更好的价格,所以在保证不亏损的情况下,需要将价格控制在商家既能获利,消费者又容易接受的区间,这样才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发展。AI应用背后的目标都是在成本效率上面的优化,所以现在9.9的咖啡,我们也实现了公司层面是赚钱的,联营商的门店大部分也都是赚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