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李雨琪)7月27日,中信集团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举办科产融创新发展论坛,聚焦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激荡前沿智慧。会上,中信集团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中信智库发布《AI新纪元:砥砺开疆·智火燎原》AI+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加速构建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张世昕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沁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桂卫华,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国权,以及来自产学研用金各领域的近800位嘉宾出席。论坛由中信建投证券承办。
吴伟表示,近年来上海充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丰富、金融资源集聚等优势,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能力全面提升,创新生态日益完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展望未来,上海将紧抓“人工智能+”战略机遇,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发展新生态,努力在“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协同发展中探新路、走在前、作示范,在共建共享良性生态上、AI赋能场景落地上、科技金融精准滴灌上实现新突破,与各界朋友共同谱写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未来新篇章。
张世昕表示,近年来,中信集团在支持人工智能发展、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形成了独特优势,未来将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一是联合推进核心技术攻关,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二是开放自身优势场景和优质数据,推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三是综合金融提升“股贷债保”联动供给效率和覆盖面,将全量、全维度的资金链精准嵌入产业链、创新链。四是完善内部模型风险监管、数据权限隔离和伦理治理,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进程。
论坛上,中信集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合作伙伴一起,发布了科技创新“磐石”行动。在该行动规划下,中信集团将建设智能矿山重型装备、数字钢铁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金融科技、生物育种、先进金属材料、轻量化技术等4个集团级科技创新中心,在人工智能、盐湖资源、特种机器人及更多领域建设N个领域级研发中心,打造“2+4+N”三层级科创平台集群,大力推进原创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构建中信特色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沁平,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健,华智生物董事长兼总裁田冰川共话AI for Science前沿趋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朝阳,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熊蓉,南钢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李瑾彦就量子计算、具身智能分享产业实践领先成果。
在圆桌对话环节,梅卡曼德机器人创始人兼CEO邵天兰、开普勒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EO胡德波、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助理单振雷、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总经理助理孙宁、中信建投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许光坦等,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科产融创新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
此外,中信智库还发布了《AI新纪元:砥砺开疆·智火燎原》AI+产业发展深度研究报告,报告长达40万字,500页的篇幅,内容贯穿AI垂直产业链核心环节,从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到中层大模型技术迭代,再到终端应用场景落地,实现软硬件研究全链路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