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地缘政治持续动荡、贸易摩擦频发的当下,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经贸关系展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
根据近日发布的《2025年新西兰中国商业圆桌会(NZBRiC)商业前景调研报告》,超九成在华经营的受访新西兰企业对中国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或“非常乐观”。报告用“乐观”“机遇”与“增长”三个词来形容当前中国与新西兰的双边经贸。
2025年NZBRiC的调研涵盖60家活跃于中国市场的新西兰企业,包括食品饮料、教育、科技、服务业等关键行业。
中国二三线城市潜力
如前所述,超过90%的受访企业对在中国的经营前景表示乐观,较前几年的调研结果有所上升。新西兰中国商业圆桌会主席安德顿(Mark Anderton)认为,这一结果反映出信心的延续,“特别是在盈利预期和电商机遇方面,受访者的乐观程度评分尤为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新西兰双边货物贸易额为1433.9亿元,其中中国对新西兰出口550.4亿元,新西兰对华出口883.5亿元。
新西兰方面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总额382.6亿新元,新西兰对华出口占全部出口的20.6%,其中货物对华出口占其总货物出口的25%,带动新西兰10多万就业。就出口产品而言,去年新西兰31%的乳制品、61%的木材和24%的肉类出口到中国。自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新西兰最大货物贸易出口目的地。
今年一季度,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总额105.1亿新元,同比增长8.9%。其中,新西兰对华出口62.9亿新元,同比增长12.5%,自华进口42.2亿新元,同比增长3.9%。
报告数据还显示,51%受访的新西兰在华企业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增长;66%的企业预期2025年营收将继续上涨。值得一提的是,有62%的受访新西兰在华企业对中国二线城市市场持乐观态度,48%对三线城市亦抱积极预期。其中,西南地区的“成渝城市群”正崭露头角,成为新兴增长前沿:46%的受访企业表示将重点布局成都,32%则聚焦重庆。
报告认为,这一趋势标志着新西兰企业的在华布局正从中国传统的一线城市扩展至中西部和西南部城市。同时,也说明新西兰企业持续将中国多样化城市群体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重点。
报告还显示,在华新西兰企业持续推进本地化战略。目前已有20%的受访新西兰在华企业选择在中国本地生产或采购产品,较2024年增长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受访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和电商渠道建设也表现出浓厚兴趣,43%的企业将其列为“未来增长关键”。
关于新西兰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当前及未来机遇,调研显示,超过55%的受访企业将“抢占市场份额以把握未来市场增长”视为首要机遇。“更高的利润潜力”紧随其后,作为当前机会的占比为 43%,作为未来机会的占比则上升至 52%。报告认为,这一观点与中国经济格局中二线及三线城市日益扩大的作用相呼应。新西兰企业普遍认为,早期抢占市场份额是激发未来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
推进全面落实中新自由贸易协定
新西兰是较早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国家。商务部信息显示,中新自贸协定于2008年4月正式签署,并于同年10月生效。中新自贸协定是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缔结的首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国签署的第一个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自贸协定。
2021年1月,双方签署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2024年6月,双方启动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
就在今年4月,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轮谈判在北京举行。按照协定规定,双方就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谈判的原则、范围、架构等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并取得积极进展。
除了经贸层面的火热,自2023年以来,新西兰和中国高层互动频繁。外交部信息显示,仅2024年一年间,中国与新西兰双方政府官员互访频繁。2025年6月17日至20日,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应邀访华。
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18日,拉克森在新西兰出席2025年中国商业峰会上说,中国是新西兰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新西兰实现增长、增强韧性与创造机遇的重要合作伙伴。访华期间,双方在多个领域签署的商业协议总值超10亿新元。
对于中国与新西兰关系的未来发展,报告建议新西兰政府优化中国旅客赴新西兰的签证审批环境,比如推动快速审理服务、电子旅行许可NZeTA优化,以及加强中国与新西兰航空的通达能力。同时,报告表示,新西兰商界期待持续全面落实新中自由贸易协定,聚焦与企业界的持续互动,保持畅通的工作层级沟通机制,以及积极简化各项流程。
报告认为,随着中国与新西兰贸易格局的不断演进,政策支持、市场潜力和企业信心三位一体构成了两国经贸关系坚实的“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