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14:36:59 股吧网页版
生态环境部:严格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28日电 (欧阳易佳)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今年2月份,生态环境部联合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等9部门印发《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接下来将有序推进任务落地实施,立足统一监管职能,系统构建监督性监管体系。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三大目标。聚焦关键技术问题,保护国家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

  “目前,我们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等职责定位,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存在关键问题,正在制定重大工程的细化实施方案,谋划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与预警、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工程等项目。”张玉军透露。

  张玉军介绍,通过建立生物多样性监督性调查、观测与评估体系,搭建监督性调查观测网,多尺度、多层次常态化采集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等数据,开展重要生态空间生物多样性基线调查与动态观测。编制生物多样性状况和成效评估指标规范,开展全国、重点区域、重点物种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以及保护恢复成效评估,开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外来入侵物种及转基因生物等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专项评估。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价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日常监管机制,推动将评价结果纳入政绩考核。

  “针对生物多样性优先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等不同区域,明确差异化保护目标和任务,强化栖息地修复、物种保护等重点领域项目布局。”张玉军说,“同时,以利用促保护,推进可持续利用试点示范。实施特色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产业推动工程,总结野生生物资源等生态产品产业开发和转化模式以及识别、采集、选育、加工、消费再利用等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搭建评价结果应用场景,科学规范开发和认证生物资源,打造‘保护—开发—共享’一体化示范区。”

  张玉军表示,将构建高效智能化的遗传资源保护体系,研究制定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重点监管名录,规范其获取、利用、惠益分享活动。通过摸底调查、资源追踪识别、传统知识保护、侵权追索以及AI技术赋能等多维度措施,开发国家遗传资源及其传统知识防外流模型,确保我国遗传资源及其传统知识的合法利用、安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打造传统知识保护示范典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