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7月28日电 7月25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下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5.71,按周跌0.43;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1.31,按周跌0.49;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0.55,按周跌0.35。

上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走强,美元下挫,全周累计下跌0.8%,收报97.67;非美货币上周全线走强,其中欧元受到美欧谈判乐观情绪的影响,及欧洲央行“鹰派”按兵不动的议息会议结果助推,上周收涨约1%;日元也受益于贸易谈判乐观结果推动,全周涨幅达0.77%。
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同步走强,中间价延续升值趋势。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夜盘收报7.1680,全周累计上涨86点,涨幅为0.12%;离岸人民币夜盘收报7.1679元,全周累计上涨134点,涨幅为0.18%。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在主要非美货币中排名相对靠后,因此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下挫。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4月14日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较为集中的升值。4月14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7.21,7月25日已升至7.14,升值幅度接近1%。值得注意的是,其间美元指数的两轮反弹(4月下旬至5月上旬、7月初至7月中旬)均未阻挡同期人民币升值。
2025年以来的七个月中,在岸人民币、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仅在4月出现小幅贬值,其余各月均呈现升值走势。在岸人民币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涨幅均达到2%。
郭磊认为,人民币本轮升值可能主要是风险溢价的变化驱动,后续中美贸易局势、逆周期政策、供求关系如何接续将成为观察其后续走势的重要线索。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4个交易日美元指数下跌1.5%,带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普遍上行。同时,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国内经济运行稳中偏强,对人民币汇率带来重要支撑,这也是本轮美元指数下行过程中人民币走势更强的原因之一。考虑到短期内美元指数还会处于弱势,人民币对美元或还有一定升值空间。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李刘阳指出表示,上周国家外汇局公布了6月外汇收支数据,净结汇规模持续回升,外汇市场供求继续改善。结汇需求的逐步释放可能对人民币汇率有一定提振。由于当前中间价的升值速率偏温和,且中美利差仍然较宽,当前外贸企业尚没有大量将存量外汇存款结汇,这些潜在的结汇需求短期内可能会让人民币汇率易升难贬。长期看,如果美联储明年显著降息,这类存量外汇头寸的结汇也可能成为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的支撑因素。
【国内方面】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出席中欧企业家座谈会。近60位中欧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出席。李强指出,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保障,欢迎更多欧洲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希望欧方为赴欧中国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26日在上海出席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李强围绕如何把握人工智能公共产品属性、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更加注重普及普惠,充分用好人工智能发展的已有成果。二是更加注重创新合作,力求更多突破性的人工智能科技硕果。三是更加注重共同治理,确保人工智能在造福人类上最终修成正果。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瑞典经贸会谈答记者问时表示,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中美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磋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昌林7月2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海南自贸港封关的具体时间,经党中央批准,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7月26日,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这是中方坚持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中方响应全球南方呼声、助力弥合数字和智能鸿沟、促进人工智能向善普惠发展的实际行动。初步考虑该组织总部设在上海。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秉持开放共享精神,鼓励大胆尝试探索,搭建各类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营造创新友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政策与监管协调,促进技术合作与成果转化,降低和消除技术壁垒,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与持续发展,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开放应用场景,提升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水平。
·财政部25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显示,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同比下降0.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271亿元,同比增长3.4%。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
·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强调,要健全金融服务农村改革体制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的确权颁证、抵押登记等管理制度,扩大抵押融资覆盖面,推动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中国证监会7月24日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其中提到,精准防控资本市场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和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严厉打击私募违法违规和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由于当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这意味着MLF净投放量达1000亿元,为连续第五个月加量续做。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25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2025年二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0.3%,上半年增加2926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下降0.1%,增速比上年末高1.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10亿元。
·针对近期“外卖大战”愈演愈烈的情况,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7月18日集中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等平台企业。作为政策落地的具体响应,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同步约谈饿了么等平台。目前相关平台已执行三项整改:全面下线“零元购”类促销活动;大幅收缩免单营销范围;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强活动监测、价格管控及骑手权益保障,并强化社会监督与信息透明度建设。
【国际方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22日晚些时候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国与日本达成一项大规模贸易协议。特朗普说,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而美国将会收到其带来的90%利润。这一协议将创造数十万个就业岗位。他表示,日本将向美国开放汽车、卡车、大米和一些其他农产品和商品市场。美国则将向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
·当地时间7月21日,惠誉在年中更新中,将美国2025年25%行业的前景展望下调至“恶化”,原因是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增长放缓以及预期利率将长期维持在高位。
·当地时间7月24日,在此前连续七次决议降息之后,欧洲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以等待欧盟与美国贸易关系走向的更多明确信号。欧洲央行决定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在2.15%不变,维持存款机制利率在2%不变,边际贷款利率2.4%不变,均符合市场预期。
·日本7月综合PMI初值51.5,前值51.5。日本7月服务业PMI初值53.5,前值51.7。日本7月制造业PMI初值48.8,前值50.1。
·英国与印度正式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英国政府发布声明说,该协议将使印度对英国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5%降至3%。根据协议,英国出口印度的商品中,90%的商品关税税率将下调,85%的商品将在10年内实现零关税。此外,印度出口英国的商品99%将实现零关税。
·俄罗斯中央银行25日宣布下调基准利率至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