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下旬,玖龙纸业、江西理文造纸、湖北荣成纸业等多家纸企再次发布涨价函,宣布因成本上涨,将从8月1日起上调瓦楞纸、再生牛卡纸等的价格。据了解,今年7月以来,玖龙纸业等已经发起了四次涨价。今年以来,纸企已经在3月至4月、5月、7月密集发布了三轮涨价函。
“7月瓦楞及箱板纸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原料废纸供应呈现收紧态势,导致成本端压力显著提升,企业通过上调产品价格来缓解自身营运压力。”卓创资讯瓦楞纸行业分析师李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谈及纸业涨价,一位纸企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物流包装类用纸价格有小幅上涨,但大宗纸材料价格近期还在下跌。由于整体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包装类用纸或无法维持涨价趋势。总体上看,造纸行业依然有3%至5%的利润,而落后产能会在行业发展中逐步消化掉。
成本压力推动纸企密集提价
7月24日,玖龙纸业天津、河北、湖北、重庆等多个生产基地发布涨价函,宣布自8月1日起上调瓦楞纸、再生牛卡纸价格,上调幅度为30元/吨。这是该纸企继7月1日、7月10日、7月12日宣布涨价后,开启了第四次调价行动。进入7月下旬,已经有玖龙纸业、江西理文造纸、湖北荣成纸业、山鹰国际等多家公司发布了涨价函。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纸企已经在3月至4月、5月、7月发布了三轮涨价函。比如,玖龙纸业自4月1日起,所有白卡纸系列产品涨价200元/吨;自5月15日至20日,东莞、天津、河北、湖北、北海等多个基地的瓦楞纸、再生牛卡纸等多个品类价格每吨上调30元至50元不等。
李莉表示,新的环保政策对废纸进口进行了限制,国内废纸回收率不高,抬升了包装材料类纸张的原料成本,进而导致成本端压力显著提升,推动纸企上调产品价格。
据卓创资讯数据统计,截至7月23日,中国废旧黄板纸市场日均价为1482元/吨,较去年同期涨幅为2.75%。
涨价函密集发布,纸企的理由均为“运营成本上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在需求未明显回暖情况下,本轮纸企密集提价,更像是“成本推动型”的试探性拉涨,不排除是借涨价刺激下游提前下单,进而锁定利润的考量。
需求疲软或制约涨价传导
尽管纸企提价动作密集,但产业链传导效果仍存在不确定性。
谈及纸业涨价,上述纸企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物流包装类用纸价格有小幅上涨,但大宗纸材料价格近期还在下跌。由于整体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包装类用纸或无法维持涨价趋势。”
李莉表示,从当前市场动态看,瓦楞纸涨价暂未传导至包装环节。由于终端订单放量不足,部分包装企业甚至存在降价竞争情况,中间包装环节由于近年来产线迭代,产能扩张速度较快,竞争压力较大,整体利润承压。
“纸板、纸箱环节目前库存偏高、订单不足,对30元/吨原纸涨幅接受度有限,部分区域已出现‘纸厂喊涨,纸板厂观望’的僵持状况。”柏文喜认为,若终端消费(食品、饮料、电商)旺季不超预期,包装厂利润将被进一步挤压,或将不利于纸价向下游传导。
展望下半年的价格趋势,李莉表示,需求与供应是影响走势最重要因素,而成本将限制瓦楞及箱板纸价格浮动的下限。“考虑到国庆及中秋假期带动下游包装厂或选择适量备库存,预计市场8月上旬价格仍处于小幅拉涨阶段,9月上涨幅度或扩大。如果节日订单释放不及预期,则市场或延续价格震荡趋势。”李莉表示。
头部纸企“练内功”重塑竞争格局
本轮提价,或难掩造纸业深度调整的底色。
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4年国内造纸行业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主要集中在包装纸、文化纸领域。与此同时,需求却较为疲软,2024年纸制品消费量增速仅为1.5%。供需不平衡下,行业开工率大幅下降,甚至跌至70%以下。
“即便如此,造纸行业整体仍保持韧性。”上述纸企上市公司高管表示,2024年国内整个造纸行业(包括造纸和纸制品加工)是1.5万亿元的规模,整体税前利润约520亿元,行业利润维持在3%至5%的正常区间内。供过于求的落后产能,也会在行业发展中逐步消化掉。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了护城河的头部企业,依然可以维持较好的利润获得发展。
在此背景下,“价格博弈”已非核心,“价值重构”则成为关键。柏文喜认为:“无论降价还是提价,均为短期策略;真正决定行业格局的,是核心竞争力的升级。”
事实上,纸业龙头公司已纷纷调整战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进行全产业链布局,加强与下游合作构建产业生态等,提升核心竞争力。
“仙鹤股份重在加大原材料布局力度,增加浆端产能,通过创新提质增效,‘林浆纸用一体化’全产业链成效初现。”仙鹤股份董秘王昱哲介绍,公司在湖北、广西的两大百亿元投资项目,强化了原材料板块,降低了水电气等能源成本。近日,公司又披露在四川投资约110亿元,建设年产80万吨竹浆和120万吨高性能纸基新材料生产线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项目。
太阳纸业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在山东、广西以及老挝布局三大基地构建“林浆纸一体化”,逐步构建起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山东基地聚焦高端、高质、高附加值的特种纸新材料项目,在特种纸赛道实现新突破;老挝基地已形成150万吨浆、纸产能,2023年起造林提速,计划年增1万公顷林地,并探索碳汇项目;广西基地北海、南宁园区协同发展,2025年底南宁园区相关项目建成后,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三大基地协同发展,既通过成本控制形成持续优势,又增强抗周期能力,成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保持领先的重要支撑。”太阳纸业相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