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吴科任)近日,以“产融联动创新合作共创价值”为主题的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四川宜宾举办。宜宾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更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近年来,宜宾以产融合作试点为契机,坚持做优金融服务,打造基金矩阵,强化政策协同,着力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金融动力。

7月24日-25日,2025(第二届)产融合作大会在宜宾举行,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以“三江汇流襄盛会产融联动创未来”为主题做城市推介。本报记者吴科任/摄
以“产业链+基金+场景”为代表的创新发展思路,以城市资本招商合伙人联盟为代表的创新发展机制,让宜宾在产融合作创新之路上奔跑。“宜宾将全力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制造强市,为探索‘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贡献更多宜宾智慧和方案。”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在本届大会致辞时表示,“我们将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让广大企业家在宜宾这片前景无限的‘新质沃土’上,开创产融联动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产融合作成果多
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城市,近年来宜宾以产融合作试点为契机,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始终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益企业”为三角支撑,积极探索“以产兴城、以融促产、科技赋能”的新路径,努力打造西部地区产融协同发展的示范标杆。
宜宾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届大会在宜宾举办,对宜宾探索新时代新征程产融合作新路径新模式,促进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宜宾既是肯定,更是激励。宜宾将以大会为契机,坚持创新引领,着力建设投资基金聚集地、科创金融策源地及产融合作示范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全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副中心和金融副中心。
记者了解到,目前宜宾的产融合作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完善政策供给,优化金融生态。出台《产融合作试点实施方案》《宜宾市关于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多个差异化金融政策,通过设立担保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加强政策配套和协同联动,撬动金融资源支持经济发展;
创新金融产品,破解融资瓶颈。针对科创企业“高风险、轻资产”特点,推出“科创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产品;试点“碳账户”金融,为绿色项目提供低息贷款;联合沪深北三大证券交易所加大上市培育力度,全市共有6家上市企业;
搭建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匹配。发挥“银政担企”产融对接优势,搭建“宜融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全市市场主体52万余户;常态化举办组织产融对接会,累计帮助600余个项目;创新“链长+行长”协作机制,为四大千亿产业定制“一链一策”服务方案。
下一步,宜宾将从三方面推进产融合作:持续推进产融试点,加快“制造强市”建设;积极开展直接融资,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推进融资担保业务,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具体举措包括: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与投资者对接机制、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优化直接融资环境;加快实施《宜宾市推进企业上市挂牌“五年行动”计划》,推进企业上市挂牌等。
本届大会上,宜宾签约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将为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和光同程、三江绿城等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更有力地推动宜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产融合作底子厚
产业是产融结合的核心基础,而金融是产业发展的燃料。“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思路,助力宜宾产业欣欣向荣,城市竞争力拾级而上。
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在本届大会推介宜宾时表示,宜宾是典型的工业城市,制造业门类齐全。近年来,宜宾坚持工业当前,制造为重,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大力拓展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一蓝一绿”产业带,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及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优质白酒产业地标地位持续巩固,产值1000亿元,动力电池产业强势崛起,产值连续两年超过千亿元,产量占全国的16%以上,占到全球的10%。晶硅光伏产业快速起步,产值3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超600亿元。
同时,宜宾以智改数转为重点,推动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4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入选工信部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综合产值超800亿元。
宜宾还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带来的机遇,快速拓展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启动联动实验室、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多场景深度应用,以产业焕新之势促进城市攀高向强。宜宾被授予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称号,入选全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示范城市。
宜宾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宜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4+4+4”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增长55.7%、动力电池增长25.1%、晶硅光伏增长23.8%、酒类增长4.1%。
近年来,宜宾不断加码,在全国汇聚了一批高能级资本“朋友圈”,助力宜宾产业更上一层楼,实现产业与资本双向赋能。
廖文彬介绍,宜宾充分发挥产业基金蓄势赋能等作用,精心打造产业基金集群,发布600亿元的基金矩阵,以及首期基金合作榜单196亿元,累计落地基金项目52个,协议投资额超1000亿元,宜宾已经成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今年7月初,宜宾市资本招商合伙人联盟成立。联盟旨在通过汇聚顶级资本力量,构建“资本+产业智库”协同生态圈,推动宜宾现代化产业建圈强链。首批联盟成员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平安银行、工银投资、中移资本、IDG资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恒律师事务所、金杜律师事务所、中国证券报,以及宜宾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市新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