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较强增长态势,汽车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汽车行业正加快构建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可持续的良性生态,推动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政策助力扩大市场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表明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消费者接受度越来越高。
蓬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覆盖材料、工艺、设备、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回收拆解和材料循环再生的电池全产业链体系。电池快充技术、固态电池技术和钠电技术研发提速,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前沿。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表示,公司乘用车产品线已发展到第四代电芯,在全球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20个生产基地。
充电基础设施持续完善,缓解新能源车主“里程焦虑”。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适时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力争到2027年底,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内需市场明显改善。上半年,汽车国内销量达到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据商务部数据,截至5月31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412万份。“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叠加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将拉动汽车消费持续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说。
探索多元出海模式
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如何与世界链接变得十分关键。当前,国际贸易关系日趋复杂,整车销售的壁垒不断增加,“品牌出海+整车投资”的传统模式难以奏效。他建议,依托中国丰富的车型和较为完备的电动化智能化供应链,赋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不少汽车企业正探索品牌全球化和运营本土化相结合的出海新模式。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际业务中心总经理唐志坤介绍,公司计划今年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建设超过300个海外服务营销网点。在欧洲,探索多种市场模式,包括直营代理、代理制、“子公司+经销商”和总代理。同时,以跨界营销的方式,赞助多项当地体育赛事,让品牌更好融入消费者生活圈。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在汽车产业的丰富应用,我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出海”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海外数据中心建设如何满足当地合规要求,如何降低海外基础设施运营成本,都是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阿里云智能集团AI汽车行业副总经理兴頔介绍,阿里云将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在全球每个节点部署全栈AI能力,增强出海合规、服务和生态团队建设,服务出海企业。
“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在全球增量市场占据一定主动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王青建议,要以全局化的思维布局海外市场,在产品出海的同时,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服务体系也要跟上。同时,企业拓展市场要符合当地商业规则和文化,践行长期主义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共筑健康生态链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坚持远近结合、综合施策,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落实好支付账期承诺。
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是保障汽车产品高安全、高品质的基础。近期,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17家重点车企陆续作出“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的公开承诺,社会反响良好,相关承诺如何进一步落实兑现备受社会关注。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问题(建议)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铁表示,60天账期承诺和开通问题反映窗口,是针对供应链资金承压问题对症下药,推动汽车行业践行社会责任、改善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要引导汽车行业建立长期互信的整零关系,推动产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按期回款事关企业的现金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旭说,现金流如同企业的“血液”,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项目投资和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现金流越畅通,企业发展的活力就越强。据了解,目前各大企业都积极行动,完善机制,调整授信,提升结算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指导行业机构研究制定汽车行业结算支付规范,推行合同范本,进一步规范汽车企业供应商货款支付流程,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