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7 06:20:40 股吧网页版
激活地方经典艺术语汇
来源:人民日报

  步入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章华流芳——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60件作品将楚国800年跌宕风云与文化精魂熔铸于笔墨之间。作为这一创作工程的专家委员会主任,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愈发深切地体悟到:实现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地域表达,是一场漫长的文化寻根之旅。

  楚地文脉的视觉转化,始于对历史碎片的严谨打捞与诗性解读。3年攻坚,近百名创作者如考古学者般深入荆楚腹地。湖北省博物馆的青铜重器、楚纪南故城的断壁残垣、擂鼓墩的编钟遗响,皆成为他们反复研读的文化密码。黄少牧的《高山流水》以青绿重彩铺陈楚地山水,伯牙子期对坐于云水苍茫间。创作前,他多次到古琴台等地考察并查阅大量资料,只为准确呈现符合历史与人物气质的造型、服饰及器物。谭崇正与郑华合作的《青铜文明》,画面主要元素涉及曾侯乙尊盘、越王勾践剑等一批青铜重器,为了精准刻画其复杂纹路,创作者数次前往省博,在展柜前悉心观察、记录,最终以沉着的笔墨渲染出灿烂的青铜之美。厚重的传统文化不仅为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灵感,其中蕴藏的“上下求索”之精神亦为创作者带来深厚滋养。

  对地方经典艺术语汇的激活和重构,进一步强化了美术作品的地域特色。张秀华、陈德兰、张春汉、刘汉锦合作的《橘颂》,以楚简文字和历史场景为经纬,呈现屈原的高洁诗魂与爱国精神。《楚汉兴起》中,方正以蒙太奇手法叠印历史场景:线装《史记》为底,项羽振臂高呼的身影与金戈铁马的战场交错并置,经由工笔细腻描摹,展现出影像叙事的节奏感。当传统符号遇见现代笔墨,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家的创新精神。

  在“章华流芳——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中,创作者们致敬先贤智慧,探索艺术创新,相关画作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深情礼赞。此次创作工程还反映出跨机构协作的组织优势。参展创作者来自湖北各地,年龄从20多岁到90多岁不等。他们中有专业美术工作者、高校教师,也有年轻的美院学子、新文艺群体等。通过采风写生、专家指导等方式,湖北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人才梯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创作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文物考古—艺术转译—大众传播”的转化链条,使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实现更广泛的传播。

  当画家在青铜纹路与楚辞韵律间大胆求索,完成的不仅是美术创作,更是一场文化接力。在展厅中可以看到,96岁的鲁慕迅先生以一幅《九头神鸟骋长空》(见图)作别尘世——那振翅翱翔的九头鸟,仿佛提醒着我们:以敬畏之心打捞历史,以先锋之志弘扬传统,方能让地域文化精魂在丹青长卷中永存。

  (作者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