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冯方)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二季度例会,就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
会议指出,当前,中长端利率持续下行,新会计准则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影响增强,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人身险公司要进一步增强市场敏感度和判断力,加强对经济形势及行业发展规律研究,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和产品转型,筑牢风险为本、审慎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全面提升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对于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会保险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
央广财经记者注意到,7月25日已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调整人身险相关产品预定利率。上述保险公司表示,根据公司经营发展、资产负债管理等情况,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公司调整新备案产品的预定利率或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
根据公告,上述保险公司均将新备案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进行了下调: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为1.0%。相较于此前,分别下降50个、25个、50个基点。
同时,上述保险公司均表示,公司将于2025年8月31日24时起不再接受超过上述预定利率最高值的保险产品投保申请。这也意味着,新老产品将于8月末完成切换。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一轮下调是在2024年8月。彼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新备案的普通型产品、分红型产品、万能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下调至2.5%、2.0%、1.5%。
《通知》还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保险业协会发布。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应当报金融监管总局。达到触发条件后,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