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6 03:28:19 股吧网页版
增资与退出并行 小贷行业“冰火两重天”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郑瑜

  当前,小额贷款(以下简称“小贷”)行业“增资潮”与“退出潮”并行的现象格外引人注目。

  近期,平安融易关联的黑龙江金联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联云通小贷”)增资至100亿元,注册资本金增幅达到100%,成为全国注册资本金排名第3的小额贷款公司。

  巨头加码的同时,小贷行业对不合格主体的清退也在持续进行。今年以来,广西、湖南、湖北、福建、重庆、北京、江苏、云南、内蒙古、深圳等多地相继发布相关公告,取消不合规小贷公司的经营资格。

  从全国范围来看,小贷公司的数量在持续减少。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贷公司5081家,相比2022年年末的5958家,两年多来小贷公司减少877家。

  马太效应愈显

  数据表明,头部平台旗下的小贷公司与尾部的发展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这种差距仅从注册资本金就可窥得一二。根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除了金联云通小贷,上半年增资的小贷公司(包括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业务的机构)共有25家,合计增资14.99亿元。

  其中,增资金额过亿的3家机构分别是与电商平台“得物”关联的四川佳物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州耀盛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州市安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分别增资3亿元、3亿元、2亿元。

  当前行业注册资本金位列第1与第2的小贷公司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腾讯旗下的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190亿元、105亿元。

  在百亿注册资本金玩家又增员的同时,各个地方陆续清退不合规小贷公司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1月,湖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称,该局开展全省“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排查工作,汇总形成“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名单(第一批)。名单包括82家机构,其中有16家小贷公司;3月,云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失联”“空壳”地方金融组织名单的公示(第一批)》,名单包括548家机构,其中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公司”的机构共109家。

  4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注销部分地方金融组织经营资质的公告》共涉及7家小贷机构;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终止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互联网小贷业务试点的公告》,共涉及3家小贷公司。

  同月,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失联”“空壳”小贷公司名单(第一批),共涉及8家小贷机构。公告明确,纳入“失联”“空壳”名单的小贷公司须于公示期内主动申请注销或退出行业。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整体来看,互联网平台巨头旗下小贷公司依托集团生态,拥有更多场景、流量优势,相比其他小贷公司更有实力,也是增资、发行ABS的主力军。而被清退的则多为“失联”“空壳”类,或是合规水平低下、难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小贷公司。

  在融资能力上,头部平台旗下的小贷公司表现不俗。6月,深圳交易所公告显示,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拟发行的“国联-度小满金融4号1—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获得通过,总规模为90亿元。该ABS申报日期为6月6日,获得通过日期为6月12日,从申报到获批仅耗时6天。

  “行业头部玩家不断增资,不断发行ABS夯实负债端实力,表明小贷行业的马太效应正不断得到强化,腰尾部小贷公司需结合自身优势及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区域产业经济、普惠金融的需求,不断提升垂直场景的服务能力。”苏筱芮说道。

  对于上述变化,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虽然头部小贷公司持续增资将加剧行业分化,其凭借资金实力、风控技术和业务规模优势抢占优质客户与市场资源,挤压中小机构生存空间。但其余小贷公司若积极应对,仍有生存空间。比如腰部小贷公司可深耕区域或垂直行业,打造差异化服务能力;尾部公司需加速合规转型,或通过合并重组增强实力。

  行业加速合规化

  2025年开年,小贷行业即迎来重磅新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苏筱芮认为,监管部门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小贷行业低质主体加速出清,确实是近年来的大势所趋,反映出各地监管部门对小贷公司的排查、摸底及清退工作呈现日益常态化和基层化特征。小贷公司需要根据最新的监管政策,如今年以来颁布的“小贷新规”相关条款进行调整,将合规工作落实到小贷业务的各流程环节,做好合规培训的同时不断增强风控能力及科技水平。

  王蓬博指出,当前小贷行业中,增资的小贷公司多聚焦细分市场,具备合规经营基础、较强风控能力和可持续盈利模式;被清退的则多存在合规性不足、业务模式粗放等问题。这些差异表明行业正向规范化、专业化集中,头部合规机构将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低效主体加速淘汰。

  在他看来,小贷公司当前持续发展需满足两个方面:第一是强化合规经营,完善内控与风控体系,确保业务符合监管要求,避免涉足高风险业务;第二是提升数字化能力,利用科技优化服务效率与风险管控,同时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响应政策调整。

  去年,有地方曾发布小贷行业风险提示表示,个别助贷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小贷公司声誉。该地方小贷公司协会负责人彼时对本报记者表示,近年一大工作方向就是引导省内小贷公司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指出,在日常经营中,部分小贷公司出现集资诈骗、暴力催收、出租出借牌照等问题,近年来小贷公司数量逐年下降。

  董希淼认为,金融监管部门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主要目标是通过常态化监管和规范整治,实现机构数量有序压降、经营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消费者权益要做到切实保护,行业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善。这些要求不只是针对小贷公司,而是针对所有地方金融组织。

  董希淼预计,未来小贷公司市场将出现分化,实力较强、发展规范的小贷公司应该继续发挥好主体作用:一是明确定位,回归本源,以服务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主要目标,将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二是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从资金管理、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护客户信息等方面进行规范,树立起科学经营理念。三是加强风险防控,形成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完善风险监测体系,防患于未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