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佑君中信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相互融合,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首批参与科创板市场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依托“投行+投资+研究”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已累计完成138单科创板股权项目,募集资金超3200亿元,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专业的资本市场服务。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将继续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积极服务“1+6”政策落地实施,推动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朱健国泰海通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在六年时间里,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鼓励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期,科创板“1+6”配套规则落地,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以重启第五套标准和动态分层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增强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优化审核机制以及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进一步聚焦“硬科技”,为科技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的同时,兼顾投资者保护,持续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精准度,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了系统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未来,科创板将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更有力的政策,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科创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金剑华中信建投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在发行上市、再融资、股权激励、询价转让、做市商等关键制度上持续优化创新,始终发挥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经过六年的发展,科创板已聚集了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高度认可的科技创新企业,并已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今年6月,科创板改革“1+6”政策落地实施,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提升,一大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在科创板申请上市。
我们相信,科创板一定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祝福科创板明天更美好。
江禹华泰联合党委书记、董事长
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自设立以来,创新集聚生态加速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效能升级。
基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真实诉求,科创板通过精准的制度设计,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要素深度串联,加速了技术、资本、人才的高效流动与整合,推动产业生态迈向“集群共进”。正是这样的制度创新,让资本市场的“活水”得以精准滴灌科技攻坚的关键领域,在这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地,我们陪伴一批又一批“硬科技”企业书写从实验室梦想到行业领航者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葛小波国联民生董事长、总裁
六载风华,科创板从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
六年来,科创板以“稳”筑基,从理念创新到机制实践,着力构建与科创企业成长特征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与市场生态,助力科创企业走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政策与产业协同驱动下,科创板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科创板通过大力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不断丰富指数及产品体系供给,加大对社保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的吸引力度,吸引更多“耐心资本”进入。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未来科创板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长线资本。
李一梅华夏基金总经理
六载耕耘,星耀科创。开市六年来,科创板以589家上市企业、超7万亿元市值的规模,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完成了从“改革试验田”到“创新示范地”的跨越,成为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晴雨表,更印证了“科技—资本—产业”的高质量循环,为全球注册制提供了“中国方案”。
科创板不仅精准赋能科技企业,也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硬科技”红利创造了机遇。在“科创板八条”政策驱动下,科创板指数生态迎来爆发式扩容,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形成了覆盖规模、主题、策略的多层次指数体系。
华夏基金始终将科创板视为践行长期价值投资、助力科技创新的重要战场。我们以深度产业链研究为根基,陪伴硬科技企业成长,持续丰富科创板投资“工具箱”。未来,华夏基金将持续深度参与科创板建设,共同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塑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金融力量!
张晖汇添富基金总经理
六年来,我们见证了科创板从“试验田”到“硬科技”高地的蜕变——科技产业聚链成势,创新人才群英荟聚,科研成果竞相涌现,创新生态日臻完善。科创板的蓬勃成长,正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注脚。
汇添富有幸亲历并助推这一进程,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和资源配置作用,以实际行动积极助力科创板市场建设。一方面,不断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前瞻研判,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入科技创新领域;另一方面,不断丰富科技主题基金产品矩阵,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场,与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红利。
放眼未来,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奔涌不息。我们坚信,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科创板必将持续优化制度供给,以更包容的态势迎接前沿突破,以更完善的法规保护投资者权益,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衷心祝愿科创板继续以改革为犁,深耕创新沃野,助力中国科技事业星河长明。
张霄岭华安基金总经理
六载星辉,一路向新。科创板设立六年来,以其多元包容的上市机制和对硬科技企业的精准支持,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大创新动能。
通过实行包容性的上市条件,多家知名企业在科创板实现红筹架构回归,科创板有力支持了硬科技与实体经济发展,已成为投资国内硬科技产业的重要阵地,并为投资者带来丰富的投资机遇。
作为投资领域的实践者,华安基金积极服务国家科创战略,通过布局科创板主题投资基金以及科创50、科创信息、科创芯片等产品,助力投资者把握前沿领域的成长红利。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科创板继续深化制度改革,推动产业链整合与技术突破,培育更多优质硬科技企业。
最后,祝愿科创板在产业突破与民族复兴的大潮中越办越好,为中国的尖端技术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动能。
柳军华泰柏瑞基金副总经理、指数投资部总监
六年前,科创板在万众瞩目中启航,开启了中国资本市场新的篇章。六年来,科创板以激活资金链为起点,辐射带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四链融合”纵深发展,成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破局点之一。得益于政策引导,大量社会资本涌入科技创新领域,全社会研发投入连年增长,科研成果向应用创新和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提升,日益浓厚的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其中,推动中国的人才红利转化为坚实的科技创新动能,增强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底气。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AI、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科创板“1+6”改革政策措施应时而出。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在拟上市企业中不乏细分科技行业龙头、面向关键技术环节的战略性公司,以及未来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伴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改善和资金关注度的提高,科创板有望在应用爆发和国产替代的双重引擎推动下,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杜猛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通过注册制改革、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成功培育了500余家硬科技企业,见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生机。这里不仅是“硬科技”企业的“资本摇篮”,更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变革,以AI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正重塑产业生态。科创板作为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将持续发挥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摩根资产管理深耕中国二十余载,始终秉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一方面通过全球研究平台把握技术演进趋势,另一方面依托本土化投研体系深度挖掘产业机遇。
展望未来,我们坚信中国资本市场将孕育出更多世界级的科技领军企业,摩根资产管理愿做科技创新的长期同行者,以专业投资视角陪伴企业成长,为基金投资者争取长期的主动管理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