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接连突破3500、3600点之际,公募基金规模也突破34万亿元关口,再次迎来新高。
其中,ETF产品“头部效应”显现,股票型基金经理持续“吸金”,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经理光环锐减,目前仅79位混合型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百亿,而2021年高峰时期,百亿混合型基金经理的数量高达215位。
展望下半年,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持积极态度。比如,“下半年的A股市场表现仍值得期待”“对于下半年行情保持相对乐观判断”“整体上,A股结构性机会仍将持续并进一步增多,宽基指数配置性价比凸显。”
公募基金规模创新纪录,ETF产品“头部效应”显现
下半年伊始,股市行情持续升温。7月9日,上证指数收复3500点整数关口,并在7月23日、24日接连攀升至3600点。7月以来,市场日均成交额近1.6万亿元,并于日前一度逼近2万亿元。
中基协最新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热度。截至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管理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回顾二季度,市场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其中,国防军工、银行、通信、传媒的表现相对较好,食品饮料、家电、钢铁、建材、汽车等行业相对落后。整体来看,沪深300、中证 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的涨跌幅分别为1.25%、0.98%、2.08%和2.34%。
二季度各类型基金规模均迎来增长。信达证券研报显示,从增长结构来看,资金明显偏好债基、货基和被动指数类产品。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季度内规模扩大2542亿元,环比增长7.81%;相比之下,主动偏股型基金整体出现收缩,份额继续下降,仍承受一定赎回压力。
贝壳财经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二季度ETF产品“头部效应”持续显现,目前已有6只ETF产品规模超过千亿元,其中,沪深300ETF产品占据4席位,上证50、中证500ETF产品各占一席。
在此背景下,股票型基金经理持续“吸金”。105位股票型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过百亿,其中,13位股票型基金经理在管规模超过千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经理柳军的在管规模近4700亿元,易方达基金经理余海燕的在管规模也逼近4000亿元。
相比之下,混合型基金经理光环持续减弱,百亿混合基金经理数量锐减。目前仅79位混合型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以550亿元的在管规模位列第一,而2021年高峰时期,百亿混合型基金经理的数量高达215位。
基金经理集体看多下半年A股市场,聚焦科技消费创新药
整体来看,二季度市场内部分化较大,板块轮动也较为频繁,除创新药、消费、人工智能等板块表现亮眼外,稳定币、反内卷、稀土等各类热点频出。
展望下半年,市场将如何走?多位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持乐观态度。
“二季度A股市场整体呈现出震荡上行的态势,市场活跃度较高,板块轮动明显。”柳军表示,展望后市,国内经济修复或有波折,政策仍有发力空间,需更多关注中报业绩披露期预期的变化。海外方面,关税豁免期临近,美国政策或不断反复,美国和非美地区的经济动能有望进一步收敛,全球股市将延续区间波动。整体上,A股结构性机会仍将持续并进一步增多,宽基指数配置性价比凸显。
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指出,“总体来看,持仓公司的估值已经反映了未来盈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的预期,低估值叠加可观的股东回报的保护,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对于三季度预期,中欧基金经理葛兰认为,创新药领域,看好全球合作深化与重要临床数据披露预期。国内政策层面持续优化,投融资渠道的疏通有望进一步支持创新药企业发展。消费医疗板块的结构性机会、医疗设备板块复苏趋势有望延续。
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也直言,对于下半年的行情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一些上半年调整充分的科技股以及涨幅不大的红利股是其布局重点。在他看来,下半年消费依然是结构性行情,消费投资的机会在新变化,新品类、新方向。从未来1-3年来看,行业上,相对好的方向是潮玩、宠物,当然不同公司存在经营周期,行业有高低谷,但从渗透率、客单价,以及人口趋势看,这两个赛道依然是在成长的早期。同时,李晓星也看好国内创新药的产业趋势,但在投资上需把握节奏。
易方达基金经理陈皓认为,下半年的A股市场表现仍值得期待,一方面,AI、军工、创新药等产业进展方兴未艾,有望推动相关公司的价值中枢继续提升;另一方面,海外降息周期并未结束,国内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不减。“展望下半年,我们有望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迈入新阶段,并催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富国基金经理朱少醒指出,当前的A股市场整体估值依然处于长周期中有吸引力的位置,当下权益资产处在很好的风险收益区间。“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我们相信当下所面临的重重困境终将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