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高通吧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5 00:52:20 股吧网页版
去年平均每月超800家外企落户 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开放的深圳“拥抱”全球投资者
来源:深圳商报

  外资正加速“涌向”深圳。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在深圳筹建分行,深圳将新增一家欧资银行。此举被视为外资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看好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积极信号。

  近年来,全球客商纷至沓来,各路外资对深圳持续“加码”。开放的深圳,正以更精准的创新政策、更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积极“拥抱”全球投资者。

  全球巨头加码深圳

  4月3日,由中国贸促会组织的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走进深圳,8家商协会和36家外资企业的近80位代表在深考察洽谈,其中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霍尼韦尔、高通、通用电气、东亚银行、IBM、格兰富、励讯集团、佳能等全球知名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的代表们切身感受深圳的创新活力与投资机遇。

  中国墨西哥商会执行副主席维克多·卡德纳坦言,来深圳就是为了探寻商机。“我们这次来,就是想了解深圳的政策与商业环境,我发现这里有很多适合外国公司发展的商机。”

  事实如此。今年1月,新加坡星展银行对深圳农商银行追加投资15.96亿元,这是该行继2021年、2023年后第三次大手笔增持,累计投资金额超88亿元;同月,西门子追加投资10亿元在南山建设全新研发制造基地;2月,全球排名第一的户外广告巨头法国德高集团正式落户深圳,从洽谈到注册,不到40天时间。此外,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在宝安落成;沃尔玛、开市客、老佛爷等知名外资企业纷纷在深开新店;壳牌全球首个光储充放一体超充站正式开业运营……

  全球资源加速汇聚,外资在深圳落地生根。据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9738家,增长21.7%,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今年1-2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81.6亿元,同比增长16%。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外资加码背后,是深圳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的持续迭代与升级。

  2024年5月,深圳市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从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20条举措,提振外资企业在深发展的信心。

  2025年1月,深圳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向全市外商投资企业送上“大礼包”,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今年3月,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其中,《2025年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着力于增强深圳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企业获取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便利度。

  “每次来深圳都能看到新变化。”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东亚中国执行董事兼行长毕明强说,一方面深圳的营商环境、投资环境逐步提升,不断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深圳在便利度、包容性等方面也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开放鹏城引人瞩目

  站在新的起点,深圳将更大力度扩大制度性开放,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风头正劲”。

  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在新起点上赋予深圳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在此背景下,深圳加快推进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落地落实,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示范样板。

  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重大战略平台的示范作用。2024年,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266.5亿元,同比增长7.4%,占全市的60.4%;前海蛇口自贸片区10年来,累计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广东自贸区67%。

  投资深圳,就是投资未来。2025年,深圳将持续推进外商投资领域的有序开放,加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扩大开放,力争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00亿元以上。

  深圳,正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更精准的政策创新、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加速汇聚,努力打造开放、多元、宽松、便利的“全球投资首选地”。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