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粉、拍照、发圈,炸串、酸辣粉、童年滤镜……这个暑假,和哆啦A梦联名的夸父炸串以一碗酸辣粉“出圈”。数据统计显示,联名酸辣粉上线仅3天,门店酸辣粉订单量和总订单量双双翻倍。

北京合生汇夸父炸串店。受访者供图
从解馋到可以吃饱吃好,夸父打响的“主食战役”也成为炸串赛道众多品牌争相模仿的范本。目前除了酸辣粉,夸父还上线了多款麻辣烫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据悉,夸父的主食销量占比已经超过20%。而这些的背后,是夸父自诞生之初就着力构建的食品研发和担起流量和质量双重责任的强大供应链。
酸辣粉成为夸父“新爆款”
距离新品“灵魂伴侣酸辣粉”上市已经过去8个月,夸父炸串食材采购总监赤木刚宪(花名)又一次全程见证了一款产品从研发到成为“爆款”的全过程。
“在夸父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调研,我们到了酸辣粉的发源地,把川渝市面上的酸辣粉都吃了个遍,不下100种。当地的酸辣粉麻味比较重,其他地区吃不惯。尝了100多种之后,回到研发实验室,不断进行调配、测试,打磨配比,最终研发出这种全国适配性较强的酸辣粉。”酸辣粉的核心就是酱料,夸父是全自研的,不是市场上的通货,“我们酱料有3种,有底料、辣椒油,还有醋。我们对原料很考究,比如辣椒油,它的辣椒就包含了多种,有提色、提辣的,还有提香的,其中的秦椒‘香而不辣、色红不燥’;醋也是由多种原料组成,经过高温熬制,把刺激的酸味熬出去,把香味保留下来,它不像普通的醋一到嘴里就是渣的感觉,而是很醇厚、温和。此外,我们常说的色香味俱全,视觉上要看着就好吃,红色的辣椒油、绿色的青菜、黄色的黄金豆,看起来会很有食欲。”

夸父酸辣粉成“爆款”。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全时段+全品类”经营成为餐饮业的显著趋势之一。传统的午餐、晚餐高峰,加上早餐、下午茶、夜宵等这些“边缘时段” ,全时段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消费场景”的争夺战中。同时,“跨界”的全品类经营,不但创造了新的场景,也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一位消费者认为,以前夸父属于“餐后零食”,“吃完了正餐,买点炸串边走边吃。”但现在他会把一顿正餐安排在这里。“一碗酸辣粉,加上几串炸串,无论是味道、饱腹感还是性价比,都是非常高的。”业内人士认为,跟品类和口味的创新相比,品类融合具备难度小、成本低、变化多的特点,已经成为了“餐饮微创新”的主要方向。
供应链担起流量和质量双重责任
“起势靠流量,生死供应链”是餐饮业内常说的一句话。业内预计,未来,餐饮行业或有更多千店万店的连锁品牌出现。对于连锁餐饮品牌来说,打赢规模化对抗的关键,就是食品安全,拼的就是供应链后台。无论是“爆款”打造的流量,还是餐饮企业立身之本的食品安全,当餐饮企业所有的产品都能通过极致的供应链生产的时候,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有了“立身之本”。
位于山东临沂的盖丰食品有限公司有着夸父炸串“爆款制造机”之称。2023年,这里诞生了“上线60天卖出671万单”的“爆款”产品生炸鸡腿;2025年,“爆款”产品生炸鸡架在这里诞生。赤木刚宪称,这家工厂车间面积达2万平方米,可以说是按照夸父炸串的产品特性,在生产布局、生产动线、食安标准等方面全方位“量身定制”。

夸父多个“爆款”背后是强大的供应链。受访者供图
对于夸父炸串的“粉丝”来说,在“旧爱新欢”之间的取舍非常不容易。很多消费者表示,经常是一款产品还没吃够,新品就又推出了。而让新品从一个“小念头”变成现实背后的过程,链接着供应商、工厂、冷链等多个关键环节。
以生炸鸡架为例,经过反复筛选,最终从15个供应商中敲定1个最优工厂。这个业内头部大厂的鸡架,除了确保无农残、无内脏淋巴异物等,还必须经过人工筛选,保证大小均匀、带肉率符合夸父的标准。随后,再经过10次左右的“打样”,才能进入供应链工厂的“小试”环节:验证配方稳定性、试验产品生产与设备的匹配度。到“大试”阶段,则进入原料大批量到货后的合格率等环节,最终投放到区域门店测试。
经过流水线加工、滚揉的食材,最终必须要经过人工串串。在工厂里,有近500名工人。赤木刚宪说,只要是进入工厂的工人,除了眼睛,任何身体部位都不允许暴露在外。“在每一个关键的岗位,都会有专人进行现场监控。同时在产品制作完成、进入打包环节之前,还会有X光机等进行金属异物和非金属异物的检测。”

进入工厂的工人除了眼睛,任何身体部位都不允许暴露在外。受访者供图
冷链车 “秒测”温、产品全程可追溯
根据测算,从山东盖丰食品有限公司“走向”全国夸父炸串门店的产品,距离最远的是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的夸父门店,时间跨度大约为15天。为了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全程新鲜安全,2024年,夸父在供应链冷链方面的投入超过5000万元,相比2023年接近翻倍。在包括货仓、车辆、货架等硬件以及产业数字化建设等软件方面,也一直在持续扩容、加强。目前,在夸父部分仓内,已打通数字化平台对接,实现仓储冷链物流的全程线上数字化管理——温度可视化、操作可视化、运输可视化。
赤木刚宪介绍,产品在工厂生产完成后,首先进入可达到“秒测”温度的冷链车。车上装有可以达到每秒钟监测温度的系统,夸父是国内首家引入该系统的连锁餐饮企业。

可达到“秒测”温度的冷链车。受访者供图
在这样的监控下,冷链车将产品发送到仓,公司的专职品控将对产品进行温度、外观等方面的抽检,合格后才可进速冻仓库。随后从仓库出发配送到门店的产品,将再次在“秒测”冷链车的护送下,到达门店。
通过梳理近期一些品牌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发现很多关键问题出现在食材的加盟商自采。在夸父,严禁加盟商自采私加成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第一道关卡。每一个夸父商家App里都可以看到相应批次的出厂检验报告。同时,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机制,能够通过出厂的食品安全检验报告,精准地倒查出出现问题的产品是哪一个批次。“这相当于给每一串夸父炸串都安装了监控定位,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能立即锁定。”
构建供应链“数字标准管理网”
为了实现从“爆红”到“长红”,夸父在第一家店开业不到1个月时,就开始全力解决供应链的问题。目前,夸父与国内顶级物流商华鼎、绝配合作,全程冷链配送半成品,开创小串行业全程冷链到店。
目前,夸父炸串在全国拥有2个超1万平方米中心大仓、11个区域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实现了超2800个县市的冷链仓配服务能力。今年,夸父炸串还将继续加快新品推出的速度,包括主食和炸物小吃。赤木刚宪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夸父研发部门的新品测试排期已经排到了今年年底。
“供应链”只有简单的3个字,但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却涵盖着一份菜品从食材、制作到端上餐桌的全过程,其中包含着能耗系统、温控系统、效期系统、溯源系统等数字化管理系统,甚至需要餐饮企业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数据管理,从头到尾构建起一张高效节能、绿色安全的“数字标准管理网”。
业内认为,未来,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将推动供应链企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以确保食材的来源、处理和运输都符合高标准。同时,随着餐饮市场的不断多样化,供应链将更加定制化,以满足不同餐饮企业的需求。特别是数字化技术将继续渗透供应链管理中,这将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可视化和数据分析,帮助餐饮企业更好地决策和优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