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7月23日,多家评级机构公开发布的商业银行主体信用评级报告中(不含定制报告)有2家银行评级被下调,分别为榆次农商行、常德农商行;4家银行评级被上调,分别为长江银行、秦皇岛银行、汉口银行和武汉农商行。
评级调整将对银行产生哪些影响?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正面的评级调整有助于提升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形象,从而可能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和更广泛的融资渠道;负面评级可能导致市场对该银行的信心下滑,不仅影响其股票和债券的市场价格表现,也可能使得银行在未来融资过程中面临更高的利率要求。此外,评级调整对银行影响还要看评级人的背景。”
下调评级:不良率升高、净利下滑
7月17日,中诚信国际公告称,决定将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将其发行的二级资本债的债项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A,评级展望为稳定。此前,中诚信国际于5月发布评级报告称,将榆次农商行主体信用等级由BB调降至BB-,评级展望为稳定;将其发行的二级资本债的债项信用等级由BB调降至B+。
对于2家银行评级下调的原因,中诚信国际在公告中都提到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等因素。
中诚信国际公告中指出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评级下调的原因:其一,资产质量承压,该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关注类贷款、逾期贷款及瑕疵类贷款占比居高不下,资产质量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其二,盈利能力出现大幅下滑;其三,资本充足率已低于监管要求,资本补充压力较大。
常德农商行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常德农商行营收8.06亿元,同比-3.29%,净利润为257.87万元,同比-94.54%;不良贷款率从2023年年末的3.01%升至2024年年末的4.81%,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为4.88%;2024年年末常德农商行拨备覆盖率82.96%。
常德农商行资本充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常德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6.75%和 8.08%。
中诚信国际公告中指出,榆次农商行评级下调原因在于该行不良贷款增长快且不良率高,同业和金融投资风险资产尚未出清,抵债资产和其他应收款规模较大,整体清收处置效果有限,拨备计提缺口持续扩大。2024年因以前年度发放的部分大额贷款客户彻底失去还款能力后出现逾期,该行贷款质量下迁较快,截至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大幅增加10.97亿元至37.56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1.51个百分点至34.43%,处于很高水平。中诚信国际公告还指出,榆次农商行贷款投放增长乏力,受资产质量影响贷款收息水平低,净息差降至负数,已连续两年经营出现亏损,且亏损金额持续增加。2024年该行实现净亏损2.06亿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1.08亿元。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农商行平均不良率为2.86%,净息差为1.58%。
2家银行都因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原因遭遇主体评级下滑。评级下调反映了银行面临哪些问题?王蓬博认为:“不良资产的增加和拨备覆盖率的降低直接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而净息差收窄及业务结构单一化则限制了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空间。”
中小银行如何改善资产质量、提高盈利能力?王蓬博认为:“第一通过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和加强贷后管理来控制不良贷款的增长;第二积极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如加大中间业务发展力度;第三引入外部资本,增强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
上调评级:存贷款规模增长、深度服务地方经济
截至目前年内出现2家银行下调评级之外,还有4家银行被评级机构公告上调主体信用评级。
这4家银行分别为长江银行、秦皇岛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上调原因涉及存贷款规模保持快速或稳定增长、资本获得补充以及获得本地政府的外部支持等原因。
具体来看,中证鹏元将长江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维持评级展望为稳定;将“21长江银行永续债01”“21长江银行永续债02”的信用等级由AA-上调至AA。大公国际对秦皇岛银行的主体信用等级调整为AA+,评级展望维持稳定,“24秦皇岛银行永续债01”的信用等级调整为AA。联合资信对汉口银行主体信用等级上调至AAA,同时上调汉口银行多个相关债券的评级。
在长江银行及秦皇岛银行的评级报告中,对于评级上调原因都提到2024年存贷款规模保持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评级机构在上调评级时,也考虑到银行的国有法人股东及股东支持意愿。
联合资信公告中指出,汉口银行在武汉市存贷款业务市场份额排名靠前,且作为区域性商业银行,其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维护当地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武汉市及湖北省金融体系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此外, 汉口银行增资扩股后国有法人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股东支持意愿增强使其主营业务发展能够借助国有股东背景在客户渠道等方面获得一定优势,当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地方政府直接或间接支持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政府支持因素上调1个子级。
大公国际对秦皇岛银行的评级报告中也提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市场运行具有重要影响,预计需要时可以获得地方政府支持。
业内共识认为,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背景下,2025年以来,国资股东控股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减少股权分散带来的决策低效问题,同时还强化了与地方经济的深度绑定与协同,使其更易获取地方发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