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7月24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满4周年,这项工作已取得了积极成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重庆共5个城市的社零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8,国家级示范步行街数量占全国的1/4,中华老字号数量约占1/3,消费品进口占比达一半以上,离境退税销售额占七成左右。
具体来看,何亚东表示,国际消费环境更加友好。5个城市着力提升支付便利化水平,优化离境退税服务,积极打造国际友好消费环境,让外国朋友愿意来、方便购。今年4月《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发布以来,北京、上海退税商店总数均超过1400家,广州突破500家,带动上半年全国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94.6%,“中国购”成为热词。
消费引领力全面提升。5个城市大力发展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推动消费提质升级。4年来,共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1.2万家,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展。组织开展国际消费季、精品消费月、五五购物节、京津冀消费季等标志性活动,举办古埃及文明大展、F1中国大奖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高水平展览赛事,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消费场景。
中心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5个城市积极探索创新,在扩大优质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城市功能更优活力更强。一方面,对标国际知名城市,加强商业空间规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彰显城市消费的“高度”;另一方面,聚焦百姓日常消费需求,围绕“一老一小”,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让城市消费更有“温度”。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营造国际化消费环境,扩大品质化消费供给,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努力打造商业繁荣、市场兴旺、人民满意的城市。”何亚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