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沪指盘中强势上扬,一度突破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午后回落一度翻绿,深证成指、创业板指亦走低。截至收盘,沪指微涨0.01%报3582.3点,深证成指跌0.37%报11059.04点,创业板指跌0.01%报2310.67点,上证50指数涨0.32%,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8987亿元,较此前一日减少约300亿元。行业方面,军工、电力、建筑、酿酒等板块走低,石油、煤炭、汽车等板块下挫;保险、券商、银行板块上扬,雅江水电概念再度活跃,可控核聚变、创新药概念等均有所表现。
粤开证券表示,沪指周三(23日)盘中突破3600点,牛市气氛浓厚,但连续上涨后出现冲高回落的上影线,短期调整可能性增加。板块轮动迹象明显,市场热情逐步提高,短期回调空间或有限,整体上涨态势未变。
今日投资机会解析
海南自贸港建设再进一步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将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政策,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中信证券认为,封关有助于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整体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升级、对于人才的吸引,均为当地旅游产业提供较好的发展基础,岛内旅游产业链相关经营主体(景区、酒店、旅游零售商、出行服务商等)将长期受益。对免税运营商而言,由于离岛免税政策对于进入“二线”的消费者无论是免税额度还是政策限制角度都更放开,离岛免税政策的继续实施仍将保持免税运营商的竞争优势,“离岛免税”依旧是海南的“金字招牌”,而封关所能带来的海南岛吸引力提升、人流流动加大均有助于推动海南旅游零售市场的整体发展。更为明确的是,从商业本质的角度核心物业布局的领先优势、供应链资源和优质运营能力是底层支撑,率先完成商业布局的离岛免税运营商仍将保持在海南零售市场的优势地位。综上,建议关注海南封关政策下长期受益的旅游产业链公司。
钨精矿价格屡创新高
根据Wind数据,7月21日,江西钨精矿(65%)的价格达到了历史新高的18.25万元/吨,自5月13日以来,钨精矿价格屡创历史新高。
光大证券表示,钨未来偏紧平衡的供需格局有望持续,叠加钨精矿开采成本的挺价,虽然钨精矿价格可能会出现一定回调,我们仍判断未来三年钨价将于高位运行,叠加出口管制、雅江水电开工建设等政策、项目的推动,钨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核聚变建设有望迎订单放量
7月22日,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该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作为推进我国聚变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中国聚变公司将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数字化研发等业务,并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
东吴证券表示,据核聚变工业协会数据,全球行业投资总额已达71亿美元,而我国此次百亿级注资规模,预计将带动超导材料、磁体系统等核心环节订单在2027年前实现倍数增长。目前西部超导、安泰科技等企业已深度参与ITER国际项目,其高温超导带材产能有望通过CFETR(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项目进一步释放。更深远的影响在于技术外溢效应:聚变研发衍生的高温等离子体控制、强场磁体等技术,正在开辟医疗设备、新材料等更大级别新市场。随着核聚变资金陆续到位,以及上海等地配套政策出台,行业正从实验室走向工程示范的关键转折点。尽管商业化落地仍需十年以上周期,但这次国家资本的集体入场,无疑为人类终极能源梦想注入了最强动能。
其他影响市场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引导和政策支持,健全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机制,促进生猪市场稳定运行,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商务部推广新一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建设经验做法
近日,商务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商务部等10部门关于复制推广新一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经验的通知》(下简称《通知》),继续向全国及相关地区推广一批创新性强、实用性好、具备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为各地统筹推进服务业开放创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借鉴。
《通知》在数字领域,总结推广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来数加工”模式、建立粤港澳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创新数据托管服务模式等4条经验。在金融、文旅等领域,总结推广优化商业价值评价标准用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打造多跨协同文旅市场治理体系等2条经验。在知识产权、劳动仲裁等领域,总结推广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全流程在线解决机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港澳全流程参调参审机制等2条经验。
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发布
7月23日,科技部官网公布《驾驶自动化技术研发伦理指引》(下称《指引》),意在防范技术研发与产品应用过程中的科技伦理风险,推动该领域健康发展。《指引》明确,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应设计完善的风险监测与应急机制,确保相关责任主体能够及时发现、干预并控制风险,将潜在威胁降至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同时,驾驶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应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隐私保护机制,严格遵循知情同意、最小必要、去标识化等原则。
工业机器人爆单有企业订单排到11月
央视财经消息,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在广东深圳的一家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组装工业机器人手机外壳焊接生产线。企业负责人表示,受益于国补政策对3C产品销量的推动,3C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生产设备的需求增长明显,跟以往相比生产线不仅交付周期更快,也需要更智能。广东深圳某工业机器人企业负责人介绍,订单已经排到11月。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