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近期债市连续调整。截至7月23日收盘,TL主力合约日内跌0.21%,T主力合约跌0.11%,TF主力合约跌0.09%,TS主力合约跌0.03%。
宏观指标具有韧性,但结构仍有分化
二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5.2%,略超市场预期和年初设定目标,经济增长展现出较强韧性。边际上看,生产端依旧稳健,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上月回升1.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回升1.1个百分点,至9.7%。外需端支撑仍在,海关口径下,6月,我国货物出口按美元计同比增长5.8%,同样优于预期。从出口目的地看,“转口”特征明显,对美出口增速虽有反弹但绝对值偏低,而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6.8%,维持相对高增状态。
不过,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0.1%,罕见转负。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至12.9%,制造业、基建投资同比增速也出现回落。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同样不及预期。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00亿元,优于预期。政府债券融资继续对整体社融构成支撑。当月,政府债券融资13508亿元,同比增加5032亿元,带动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9%,较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但表现分化的数据指向信贷等部分金融指标修复可能与季末冲量有关。货币活化相对价格指标具有领先性,6月,M1同比增长4.6%,修复进度加快释放出更为积极的信号。当然,去年手工补息政策调整拉低企业部门活期存款基数、部分季末冲量短贷可能再度以活期存款方式回流银行体系等因素同样需要关注。
央行呵护流动性,“反内卷”预期持续发酵
在税期和债券供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上周市场资金面一度收紧。不过,央行一方面及时公告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中长期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常规公开市场操作,持续净投放短期资金。央行呵护流动性的态度明确。在此情况下,市场资金价格先涨后跌。截至7月22日收盘,DR001、DR007分别回落至1.31%、1.47%一线。
近期债市连续调整的主要驱动来自“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发酵,促使部分内需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此外,随着外部环境的阶段性缓和,股市也持续走高。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对债市情绪形成压制,尤其对长端而言。
短期内股市看涨氛围浓厚。不过,拉长时间轴看,在国内实体部门宏观杠杆率较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自上而下的传导不会太过顺畅。可以说,虽然空间受限,但国债收益率下行趋势并未结束。
综合分析,债市中长期上行逻辑未变,但目前受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做多风险加大,单边建议观望。现券持有者可利用期债市场,适度卖出套保,以对冲潜在风险。套利方面,考虑到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态度明确、股市走强对长端国债构成压制,建议利用期债市场,阶段性做陡收益率曲线(多单配置TS合约)。不过,一旦后续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做陡收益率曲线的头寸就要及时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