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同河北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形成更多企业套保业务监管共识,进一步营造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良好氛围,进而提升当地实体企业的经营韧性和抗风险能力,7月22日,河北证监局、河北省国资委、河北省税务局、河北省审计厅、河北省证券期货业协会联合郑商所在石家庄市共同举办了河北省国资、财税、审计、金融系统干部期货衍生品业务专题培训班。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河北省在石油、煤炭、钢铁、玻璃等大宗商品领域的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其产业涉及郑商所纯碱、玻璃、棉花、白糖等十多个品种,相关行业企业有旺盛的风险管理需求,在运用期货工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邢台为例,当地作为全国平板玻璃主产地,以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下称正大玻璃)为代表的一批企业能够自主、熟练利用郑商所的玻璃、纯碱等期货品种开展套期保值,有效抵御价格波动风险,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巩固了行业优势地位,期货市场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河北证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省在利用期货工具、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方面需持续加强。相关部门要更加科学地认识期货市场,加大对企业的推动、引导力度;企业要持续提升期货专业能力,更好实现风险管理目标。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对国资企业套保业务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保业务、对冲经营风险的需求日益增加。套期保值在稳定企业经营、增强产业链韧性的同时,也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国资部门监管企业套保业务及风险管控,税务部门涉及交割时的增值税处理,审计部门事后核查业务合规性,金融监管部门涉及金融生态建设和监管。郑商所与各地政府、证监局联合开展政府干部及国企、上市公司期货业务培训,系统讲解期货市场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可以为企业套保营造更好的监管环境。
正大玻璃是一家以浮法玻璃生产为主,涵盖玻璃深加工、物流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年产1400万重量箱优质平板玻璃。公司内部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是郑商所玻璃交割厂库和纯碱贸易商厂库。在利用套期保值服务企业经营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河北正大玻璃副总经理庞溥军在会上分享道,公司明确要求在套保价格低于生产成本和没有库存且订单十分充足两种情况时不做套保。套保操作一定要根据企业实际风险管理需求,没有需求就等待时机。
记者获悉,在纯碱期货上市之前,正大玻璃一般将最低库存维持在5000至8000吨,以确保15至20天的用量需求;最高库存设定为约15000吨,以保障45天的生产供应。纯碱期货上市后,正大玻璃对库存策略进行了相应调整,将最低库存降至3000吨,仅能满足不足8天的需求;最高库存提升至40000吨,足以支撑约100天的用量。
庞溥军总结称,做好库存管理是企业安全稳定经营的需要,而做好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一般在有足够的纯碱原材料时,企业会通过套期保值尽可能降低采购成本,保障稳定生产的目标;在企业能采购到足够的现货后,如果持有多单,不一定非要交割,平仓所获得的利润,可以用于弥补现货高价采购的成本损失,努力占用少量的资金来实现库存增长的目标。
中农控股期货部负责人李响就“政府干部如何看待国企期货套保业务”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制度建设为大型企业合规参与“最初一公里”。不是所有的衍生品交易都是合规的套保。净卖权、累购、累沽、虚拟库存等是一种交易策略,而非合格的套保工具。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公司自2019年底颁布《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制度》以来,每年持续更新,并配套制定了相关手册。先后发布了针对尿素期货套期保值的全流程操作手册、业务管理细则及业务核算手册,不断优化套保操作流程。同时,加强对各经营单位资质和能力的核定,对前期业务进行违规情况的事后评价,确保风险防控及时汇报,并增设年度保值计划,使管理框架更加细致。目前,有16家经营单位参与尿素套期保值业务,全面应用系统及套期会计。”李响说。
此外,鉴于期货市场独有的保证金、交割结算等制度较为复杂,可能给政府监管带来一定挑战,本次专题培训班特别邀请了来自河北省市两级财政、审计、国资、税务、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等100余名政府干部参加,旨在与政府部门协同,形成更多监管共识,从而更好地支持河北省实体企业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提升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