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3 19:51:49 股吧网页版
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相关生产业务
来源:红星资本局

  红星资本局7月23日消息,7月22日,三菱汽车宣布,终止和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航天三菱”)的合资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发动机业务运营。

  三菱汽车称,考虑到中国汽车产业迅速转向电动化,公司对中国地区的市场环境重新评估,不得不对区域战略进行调整,决定终止在合资企业中的参与。

  这也就意味着,从整车生产到核心发动机业务,这家在华深耕四十余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

  公开资料显示,三菱汽车与中国航天汽车等企业1997年在沈阳市成立了合资企业(沈阳航天三菱),为三菱汽车和中国本土厂商提供车辆发动机。该公司于1998年开始生产发动机,不仅向三菱汽车销售,还向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天眼查APP显示,沈阳航天三菱已于7月2日更名为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多个公司退出股东之列,新增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

98b14b9d36bcb3429775aab265095d5.png

图据天眼查APP

  与其他外资企业不同,三菱汽车在华采取“先零部件后整车”的经营思路。1973年,三菱汽车以出口中型卡车开启中国业务。上世纪80年代,三菱汽车借着发动机技术合作的东风,深度切入中国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三菱汽车在华秉持“只卖技术不参与经营”的合作理念,直至2012年广汽集团、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合资成立了广汽三菱,整合进口车业务,并成立了销售公司,形成了帕杰罗、欧蓝德、劲炫、奕歌等为代表的SUV矩阵,2018年销量达到14.4万辆。之后由于电动化转型迟缓、迟迟未推出全新车型、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内耗等因素,广汽三菱销量开始下滑,2019-2022年分别为13.3万辆、7.5万辆、6.6万辆、3.36万辆。

  直到2023年10月,三菱汽车宣布,完全退出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广汽三菱重组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长沙工厂则被广汽埃安以1元象征价接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