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岳麓山下的科创实验室到洞庭湖畔的绿色电站,从田间地头的普惠服务到跨境贸易的数字桥梁,湖南金融业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工作主线,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5月1日,《湖南省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强化了金融对湖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湖南金融机构打造自主品牌,完善供应链金融体系,依托真实贸易背景,基于应收账款、存货等动产,推出的“融信通”“融易通”等类信用贷款产品,受到科技型企业欢迎。依托“湘银e链”等平台实现智能化自动审批,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获得金融服务,资金自动入账。
位于长沙市的湖南揽月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正处于产销两旺的好时期。这家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曾因为资金问题,6年搬了5次家。2023年初,揽月机电打算扩充产能。但企业缺乏抵押物,难以通过传统信贷方式获得大额贷款。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在对科创企业的走访中了解到该企业困境,仅用两周时间,就为企业核定4700万元信用贷款。后来,建行湖南省分行又加急审批2.47亿元授信,助其实现关键零部件研发攻关。目前,揽月机电在卫星反作用飞轮领域稳步发展。
湖南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省普惠小微贷款县域金融服务站覆盖率已超90%,惠及超13万户小微企业。
生态农庄、露营基地、亲子乐园……长沙市长沙县银龙村有着丰富的旅游业态。3年前,银龙村计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但村集体经济缺乏启动资金。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金融村官”走村入户,上门开展服务,帮助村里顺利拿到首笔400万元村集体经济贷款。银龙村年旅游人次从2020年的1.3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40万人次。
高标准农田零散成片,清水在沟渠里汩汩流淌,在益阳市南县,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提档升级。2023年,南县百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承接了5万亩农田改造项目,但因资金不足,项目进展缓慢。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了解情况后,为企业提供了2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贷”。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项目得以迅速推进。原来零散分布的低产田块已变成高产示范田,亩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0公斤左右。
不只支持经济发展,湖南金融机构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传递民生温度。
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互联网+”思维推进高效就医付费“一件事”。在交通银行湘西分行支持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开通微信医保移动支付功能。上线微信端医保移动支付后,群众通过手机即可轻松完成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账户和自费项目的一键结算。
湖南还持续推动养老金融产品创新,丰富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同时,湖南各金融机构将更好服务老年群体和特殊群体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线上线下适老化改造等,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便利性,彰显金融服务的人文关怀。
“未来,湖南金融将继续以‘闯’的精神、‘创’的智慧,贡献更强劲的金融力量。”湖南省委金融办副主任罗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