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基金关注度正在逐渐提升。随着赚钱效应的显现,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的个人养老金基金接近九成,今年二季度末总规模突破120亿元。同时,产品数量近期扩容至297只,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业内人士认为,在税收优惠、费率下降、长期资金锁定机制的三重驱动下,个人养老金蛋糕有望持续做大。
业绩、规模双双提升
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显著提升。Choice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均获得正收益,平均净值涨幅达到5.5%。从成立以来的表现看,约九成产品收益率为正,逾10%的产品净值涨幅超过10%。
其中,多只养老目标日期FOF的Y份额年内涨幅领先。如工银瑞信养老目标日期2050五年持有期混合发起式(FOF)Y份额年内涨幅达到20%,嘉实养老目标日期2040五年持有期混合发起式(FOF)Y份额上涨12%。部分去年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的指增产品也涨幅可观,如华夏中证500指数增强Y份额、国投瑞银中证500指数量化增强Y份额等。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权益类市场表现较好,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提升,同时也带动了产品规模的小幅增长。基金二季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个人养老金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4.72亿元,较今年一季度末的114.52亿元增长超8%。
个人养老金基金的可选范围也不断扩大。7月18日,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数量较一季度末增加9只,达到297只。新增基金均为养老FOF,包含3只养老目标日期FOF与6只养老目标风险FOF。
从公募基金管理人看,这9只新增产品来自8家机构,汇丰晋信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东方基金、财通资管、华泰资管为首次进入名录的“新面孔”。
个人养老金发展空间持续打开
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空间依然广阔。近期,京东金融与宏利基金发布的《中国个人养老金投资洞察报告(2025年)》显示,65%的受访者认为,比起社保和年金,更需额外配置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近九成受访者预估其退休后的收入仅能达到退休前的30%至70%,为实现“品质养老”,个人需要尽早在退休前进行养老储蓄投资,以弥补退休前后收入的差异。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制度红利’正在逐步释放,未来产品线将持续扩容,为不同风险偏好、生命周期的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资产配置可选项。”财通资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税收优惠、费率下降、长期资金锁定机制的三重驱动下,个人养老金蛋糕有望持续做大。
除了设计并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外,个人养老金投资配套服务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投顾服务将成为推动个人养老金走向成熟的重要抓手。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广、数量多、差异性大,未来,专业的投资顾问服务将不再是投资爱好者提升投资收益的补充选项,更会是每个投资者实现其养老目标的必要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