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协会22日下发《关于征集国家电子竞技足球队合作赛区的通知》,宣布将首次组建中国国家电子竞技足球队,并面向全国公开遴选训练与比赛承办赛区。按照通知,合作城市不仅要提供符合专业电竞标准的场馆及网络、电力保障,还需承担队伍集训、比赛期间的食宿、安保、保险等全部运营成本。
这是中国足球“国家队体系”首次正式伸向虚拟绿茵。放眼全球,组建“e国足”已是大势所趋——英格兰足总早在2019年就推出eLions国家队,法国足协的eFoot项目更是在2019年赢得FIFAe Nations Cup冠军,如今两队均拥有完善的人才选拔与商业化体系。

国际赛场的吸引力也在迅速放大。去年底结束的FIFAe World Cup 2024共吸引逾1400万名线上选手参与预选赛,主赛事最高实时观众突破40万,证明电竞足球已成为FIFA大家庭里最具成长性的版块之一。
中国并不缺少市场土壤。《2024年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全球电竞城市影响力”前十榜单中,中国四城上榜;中国观众对即将到来的电竞奥运会认知度高达73%,位居世界前列。 在数字化、年轻化已成体育产业主旋律的当下,“e国足”既能为传统足球注入新流量,也能透过虚拟赛场培养战术意识与球迷文化,为线下足球扩圈蓄能。
与英、法模式不同,中国足协此番将全部备战成本前置给合作赛区承担,其背后逻辑不言自明——在财政压力与改革任务并存的当下,让愿意深耕电竞产业的城市参与共建,可降低启动门槛,也能把“电竞+城市”效应最大化。对地方而言,承办国家队长期集训与国际邀请赛,不仅可以激活场馆利用率,还能嫁接旅游与数字产业,提升城市品牌。
但新赛道也伴随全新挑战。首先是治理架构:电竞项目的技战术指导、运动员选拔与反兴奋剂(含设备、网络外挂检测)都需建立与传统项目等同的规范。其次是人才生态:优秀电竞球员与传统足球青训体系尚未打通,如何让线下俱乐部、校园赛事成为选材通道,决定了“e国足”能走多远。最后是商业平衡:足协在通知中提到“商务权益双方协商”,未来如何在公益属性与商业模式之间找到平衡,同样考验顶层设计。
从实践路径看,一方面可借鉴法国足协“实体—虚拟”双螺旋模式,把电竞纳入足协技术中心统一管理;另一方面,应充分调动电竞俱乐部、游戏厂商及高校资源,共建多层级联赛与青训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人才梯队。此外,建立跨界教练团队,让传统足球教练与电竞分析师协同,既能为选手提供战术思维,也可反哺线下足球的数据化、场景化训练。
中国足球需要新的突破口,但电竞会是那道更易撬动年轻一代的杠杆吗?有业内人士评价:倘若治理规范及时到位、人才培养顺畅衔接,“e国足”不仅能在国际虚拟赛场打出名堂,也有望以数字化方式重塑中国足球的话语权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