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海关发布上半年上海外贸总体情况。
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纵观数据,上海市进出口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增长。6月单月进出口3678.4亿元,增长5.4%,其中出口、进口实现双增长,分别增长9.3%、2.4%,进出口稳中向好趋势明显。
今年5月上海海关出台了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33条措施,成效如何?
上海海关综合处回应,33项措施进一步强化了政策供给及通关保障;紧密联动各区政府,累计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200余次,加强预期引导和政策宣传,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抢抓“窗口期”,共同促进上海外贸稳中有进。
其一,货物通关“时”效更快捷。我们聚焦企业抓紧存量订单履约和补库存的迫切需求,保障高效快速通关,帮助企业抢抓“窗口期”。开展“1+N”属地查检作业模式改革试点,将进口服装采信、进口化妆品、出口新鲜蔬菜等更多产品纳入远程属地查检试点范围,作业时长压缩一半以上。通过提前申报、预约查验、“两段准入”等监管模式,支持2.63万吨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新鲜”通关。开展出口锂电池包装智慧检验试点,支持“新三样”货物安全快速放行。推进进境肉类动植物检疫智能审批,实现企业在线申请、“秒级”出证。
其二,服务重点产业有力“度”。优化进口货物分段实施准入监管模式,支持3千余批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适用附条件提离等监管作业模式。大力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对纳入“白名单”的20个国际知名消费品牌,近2万多款全球或区域的首发新品,适用更灵活的检验监管便利措施。深入推进两仓功能叠加试点,国产船供燃料可直接申报出口入仓、仓内结转、保税加注,节约企业租借储罐和两仓间管道运输成本,上半年已出库保税燃料油89.29万吨。
其三,惠企利企政策有实“效”。扩大惠企政策和服务“免审即享”“即审即批”范围,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协同,切实提高企业获得感。在航贸数字化重点场景推进AEO企业信息上链共享,加大企业便利措施多方供给力度。开发上线“沪关e单通”,为908家企业用户进口货物提供链上通关单证的存证、验真服务。利用“ERP联网申报+快速审核”和“一表多用”智能模式快速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款2.53亿元。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模式,拓展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共监管36.38万票海运出口跨境电商包裹,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出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