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这背后,广东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信贷增速稳步回升,为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7月 21日,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召开上半年金融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披露:5月15日实施的降准政策为广东金融机构新增可用资金约1400亿元;今年前 5个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33万亿元。截至6月末,广东本外币贷款余额29.6万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连续三个月回升;较年初新增1.2万亿元,同比多增1098亿元。
2787亿元精准流向制造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显实效
据介绍,社会融资结构持续优化。分融资渠道看,直接融资占比持续上升。债券融资成本更低的推动下,非金融企业债券、股票和地方政府债券等市场化直接融资增加3894亿元、同比多增168亿元,占广东社融增量的29.2%、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增加2399亿元、企业债融资增加1252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对重点领域的“靶向支持”力度持续加强。科技、普惠、绿色等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总体贷款增速。制造业成为信贷投放的重点方向,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新增2787亿元,同比多增140亿元,占各项贷款增量比重达22.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8%,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技术入股贷”“中试贷”落地科技创新“首单”频出
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当前广东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指导并推动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开展业务创新,积极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科技型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在科技成果研发投入阶段,创新推出“科技人才贷”“科技研发贷”,将科技型企业人才和研发投入情况作为授信或增信的重要参考依据;推广“前期贷”,破解科研项目建设前期由于“四证”不齐全导致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难题。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阶段,创新推出技术入股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技术合同融资等模式,成功落地全国首笔“技术入股贷”、地理标志用标企业商标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广东首笔“中试贷”等产品。在科技成果应用生产阶段,积极推广“创新积分贷”“评级贷”“信用分挂钩贷”等信用贷款产品。截至5月末,广东省科技贷款余额5.6万亿元、同比增长7.3%。
融资成本新低+存款活期化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2025年6月,广东辖内(不含深圳,下同)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4%,处于历史低位,同比下降38个基点;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79%,同比下降41个基点。
存款领域则呈现“活期化”积极信号。截至6月末,广东存款余额37.7万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一季度末高3.4个、3.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万亿元、同比多增4466亿元。其中,住户及企业部门活期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297亿元、同比多增6898亿元,同比增速达8.8%,比各项存款增速高3.2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增长加快,表明前期利率调整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投资,激发经济活力。”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调查统计处二级调研员袁中红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