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余纪昕
近日,有关农商行债券投资的持仓占比的话题一度引市场瞩目。
有专业人士指出,在“资产荒”趋势未得到显著改善下,这几年银行正加大债券投资,农商行逐渐成为债市一大主力。由于网点分布数量和放贷成本利率相对不及国有大行,农商行更倾向用闲置资金买债赚收益,“大行放贷、小行买债”的现象仍在持续。并且,农商行倾向于投资同业存单、国债和地方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城投债,2024年尤其偏爱超长期国债。
就在上周,业内曾热议有关于“是否有必要压降某地农村金融机构持债比例”的“小作文”话题。
那么,农商行投债比例是否还处在合意区间?对此,记者梳理盘点了全国农商行财报中2024年底的持债比例,并对多位农商行债券投资人士进行采访了解。
华北地区某农商行总行资管部投资经理告诉记者, 由于去年利率的持续下行,前期债券投资产生了部分浮盈,对于该行利润形成了强力补充。但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今年以来的债券投资性价比确实比较低,但出于对同业竞争,比如股份行、国有大行的影响,加大买债一定程度是为实现资产配置kpi目标中的‘无奈之举’”。
广东一家农商行债券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银行现下能做的金融投资品种还是比较有限的。而对于进一步做好金融资产品种上的多元化均衡配置,他称“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决,除了债券市场,其他赛道都很难承接这个资金量”。
农商行债券投资力度到底有多大?记者梳理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统计范围内的农商行债券持仓规模占资产比例普遍分布在20%-35%之间。在资产规模较大的农商行中,有7家的债券投资占比超过三成。其中,东莞农商行(35.37%)和重庆农商行(34.01%)占比最高,而江南农商行(14.76%)和杭州联合农商行(16.54%)则对债券配置较轻。

资料来源:企业预警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
与此同时,市场对统计口径也存在一定意见分歧,即同业存单是否应纳入债券比例进行计算?记者据企业预警通数据统计发现,在计入同业存单后,海南农商行的债券持仓占比高达40.35%,陕西秦农农商行紧随其后,达38.47%,从规模来看显然属于相当可观的“重仓”水平。
难寻“代餐”金融资产
如果债券投资一夕遇冷,农商行的投资资金有望转向哪些品种?
“农商行,尤其是小农商行,还很少有投资权益的”,有河南某农商银行金市部人员对记者分析道,在资质范围限定下,该行基本投不了权益,ABS现在也很少有投的。
他也直言,“防风险的同时,又要做到控规模,那还得是买债和存单”。而对于以科创债为代表的新兴品种,他们在配置端仍偏谨慎,偏好信用资质优、由大型银行发行的个券。“不过河南地区的农商行开始合并了,现在我们手头债券业务基本不怎么做了。”
“我们银行自营还投不了权益,理财业务表外这端的话,将来可能会慢慢增加权益的占比吧。”前述广东某农商行债券从业人士称,如果对债券投资控制比例,肯定是想资金更多往信贷方向实体产业方向走,但是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加大放贷的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在,所以未来真的要控制农商行的投债比例,想必也是会考虑这些因素的。
前述华北一农商行资管部人士向记者介绍,据其了解,农商行对于债券投资有品种的约束,有的机构只能投利率债 。至于信用类债券,特别是新的品种接受度不一定高,即使能投占比也很小。可以明确的是,各地区的监管尺度相对存在差异。投资行为除了受到本行内的规定影响外,往往还受到来自省联社的监管。
另外,农商数量众多,每个农商行的体量相差巨大,除了需要关注整体情况外,也需要差异化管理。对于权益资产的投资,农商行确实还面临一些限制,“我认为不会往权益资产转向 。至于ABS的投资,也只是维持正常的投放,增量有限。衍生品投的就更少了,因为很多银行都没这个资质,顶多通过委外方式来进行,自主投资极少。”上述人士表示。
债市“稳定器”作用延续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债券市场,7月14日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表示,今年上半年,债券市场运行较为平稳,预期总体稳定,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有效发挥了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作用。债券投资是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贷款、债券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60%和25%,保持相对稳定;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占全部政府债券比重为70%,持有的公司信用类债券占全部公司信用类债券比重约为20%,应该说银行的参与对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至于中小银行基于自身资产配置的考虑,选择适当增持债券,增加安全资产配置,平滑经营利润波动,应该说在监管允许范围内是合理的。同时银行自发买卖债券,对市场也会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曹媛媛解释,当债券利率相对于贷款利率比较高,而且价格比较低的时候,银行会买入债券,有助于稳定市场。反之,当债券利率较低、债券价格较高时,银行卖出部分债券能够实现它自己的利润,也能够保持银行自身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当然,中小银行的债券投资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曹媛媛认为,要把握好投资收益和风险承担的平衡。对于个别债券投资较为激进的金融机构,应该关注债券面临的利率和信用风险。
观望后市,如农商行压降债券投资,对市场影响多大?国泰海通唐元懋、汤志宇团队在研报中指出,据统计,379家农商行平均债券投资规模占比在22%,对比2022年的20%和2023年的21%有一定提升,其中近7成农商行债券投资占比在15%-30%之间。若将同业存单纳入计算,则379家农商行平均债券投资规模占比在26.4%。
而假设将样本银行中债券投资占比统一压降至20%以内,不考虑存单下预计压降6302亿元,考虑存单情况下预计压降8763亿元。若压降至15%以内,不考虑存单下预计压降8763亿元,考虑存单情况下预计压降12708亿元。
该团队认为,考虑到7月14日央行发言提及银行买债的“稳定器作用”,监管对于农商行买债的态度整体相对中性偏宽松,“债券投资占比压降至15%以下的可能性有限,若仅压降至20%,对债市的影响整体可控。”